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408篇
基础科学   370篇
  303篇
综合类   2131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解陕西省地理环境对桑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陕西省主栽的5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5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通过DPPH、FRAP法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检测法测试其抗氧化性能和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均有显著差异。育711号中的荞麦碱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84和0.78 mg/g;桐乡青桑叶中的绿原酸和异槲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强桑1号桑叶中的芦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质量分数分别为6.08、1.78和1.46 mg/g。桐乡青桑叶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荷叶白桑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这2个桑品种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品种。农桑14号桑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达到了95.90%。桑叶中的绿原酸含量普遍较高,质量分数达到0.39%~0.61%,表明桑叶可以作为一种富含绿原酸的潜在植物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42.
Engineering controls (EC, facility and equipment barriers between hazards and people) are used to avoid exposure to chemotherapy drugs. In this study,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board‐certified veterinary oncologists were surveyed about their use of containment primary EC (C‐PEC) and supplemental EC (closed system transfer devices, CSTD). The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148 (38%) of practicing diplomates. All used EC. Both C‐PEC and CSTD were used at 92% of hospitals; however, US Pharmacopoeial Convention Chapter <800> (USP <800>) standards were met at only 19% of hospitals and oncologists did not know the type of C‐PEC at 18% of hospitals. Next, surface contamination and EC use were assessed with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for carboplatin, 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and vincristine in 20 veterinary specialty hospitals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kit. No contam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doxorubicin, or vincristine was detected, however, there was contamination with cyclophosphamide at 4 hospitals. Based on this study, most veterinary oncologists use C‐PEC and CSTD, but few meet USP <800> standards. Current measures appear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with IV drugs, but additional measures are needed for oral drugs.  相似文献   
943.
王玲  匡钰  唐德强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7):1347-1353
以自行筛选的优良菠萝果酒酵母菌为出发菌株,添加一定比例的生香酵母后采用前期正常培养,后期胁迫培养的分段式培养方法,积累较高浓度的海藻糖以提高干酵母的活性.主要研究了后期胁迫培养过程中不同胁迫培养条件对菠萝果酒酵母菌菌体内源海藻糖含量及菌体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初始糖质量分数为14%,培养温度34.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80 mL,添加1.3%的NaCl所得培养液菌体生成量最多,菌体内源海藻糖含量最高,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44.
为了了解食源性病原沙门菌在肉鸡产业链中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现状。本研究从上海某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分别采集待宰肉鸡、屠宰胴体和市售鸡肉样品388、200、127份,并参照GB/T4789.4-2010和PCR法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获得沙门菌73株。待宰肉鸡、屠宰胴体和市售鸡肉分别获得沙门菌9、48和16株,分离率依次为2.32%、17.5%和8.6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至少耐两种药物。其中对复方新诺明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5.89%;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率也均超过了40%,而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该地区肉鸡源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亟需加强养禽业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同时沙门菌流行情况也对改进肉鸡屠宰加工工艺,降低沙门菌的污染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45.
靳欣欣  潘立刚  李安 《蔬菜》2018,(9):29-34
综述了对碳、氢等稳定同位素丰度的特异性差别的判别原理及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在农产品产地溯源和有机鉴别中应用的情况,以及稳定同位素在农田环境中的应用情况,其包括污染源示踪、污染物生物降解研究和转化机理的探寻;最后对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产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46.
近年来,食品和水质安全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体系。本论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传感器科学在食品和水质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47.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作为多种害虫的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按标准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四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LR50分别为0.0327、6.90、5.00和1.25 g a.i./hm2,其中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对七星瓢虫为高风险性,其余药剂为极高风险;对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35×10-3、0.0129、6.46×10-3和0.127 g a.i./hm2,均属极高风险。本研究为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负效应影响研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48.
随着动物源性食品在人民膳食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增大,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成了很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引起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9.
外源接种黄曲霉污染普洱茶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普洱茶为实验材料,外源接种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菌株于普洱茶原料及成品中,设未接种菌株普洱茶为对照,分别置于室温,湿度80%、温度30℃,湿度90%、温度30℃的恒温恒湿箱条件下存放,在第7天、14天、21天、28天分别取样以LC-MS/MS检测法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茶样中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出率为0。说明无论是室温还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被黄曲霉污染的普洱茶,经存放后,不会产黄曲霉毒素,就这一点而言普洱茶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0.
针对国内目前基于Web的入馆教育软件在安全性和可移植性方面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Flash的大学新生入馆教育及测试平台。将所有培训素材和测试环节、实时计分等都封装在一个独立运行的Flash文件中,仅在测试通过后调用一个Asp程序完成读者借阅权限的修改。这种结构设计增强了独立性和可移植性,同时无须创建临时文件,确保了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