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92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75篇
  290篇
综合类   634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混凝沉淀法,研究了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和液态聚合氯化铝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液态聚合氯化铝沉淀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在此基础上,本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的液态聚合氯化铝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复配效果,并对复配后的最佳水力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聚合氯化铝投加1.0mL(有效铝11.2mg/L)时,投加聚丙烯酰胺1.0mL(1mg/L)浊度去除率最高,达71.43%;实验室条件下快搅时间为40s、快搅速度为180r/min、慢搅时间为10min、慢搅速度为50r/min时复配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2.
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销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明确低磷、铝毒单独及复合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生理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以秀水132(耐铝型)和甬优8号(铝敏感型)为材料,研究了各胁迫下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能力和根系有机酸分泌量。[结果]低磷、铝毒胁迫下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低磷铝毒复合胁迫下幼苗干重及光合参数值均显著低于单一胁迫处理;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乙酸是根系各处理下分泌的主要有机酸。低磷、铝毒胁迫下根系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分泌量增加,复合胁迫时根系3种有机酸的分泌量高于单一胁迫处理。低磷、铝毒胁迫下水稻幼苗干重、光合能力及根系有机酸分泌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各胁迫下甬优8号植株干重和光合参数的下降幅度高于秀水132,而秀水132根系有机酸分泌量的增幅大于甬优8号。[结论]低磷铝毒复合胁迫引发水稻幼苗更严重的生理代谢抑制,以甬优8号表现更明显;复合胁迫下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高于单一胁迫,以秀水132增幅更大。  相似文献   
64.
苹果和土壤中三乙膦酸铝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乙膦酸铝农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以促进安全生产。[方法]样品采用硫酸溶液提取,三甲基硅重氮甲烷正己烷溶液进行衍生,通过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面积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方法检出限为9.5×10-3mg/kg,回收率为79.8%~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7.0%~12.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65.
铝毒和缺磷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2个主要限制因子,解决酸性土壤铝毒和缺磷问题是提高作物产量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酸性土壤中铝毒和缺磷经常共存,磷与铝在土壤、根-土界面和植物体内关系密切,其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总结了酸性土壤中铝的存在形式、磷的现状及存在形式,简述了近年来磷与铝元素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两种恒电荷土壤在不同铜离子浓度条件下,pH对铝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铜离子浓度的增加,由铜离子交换作用而引起的可溶性铝也随之增加,相同pH条件下,可溶性铝的解吸量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恒电荷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变化对铝释放的影响较可变电荷土壤更大,当pH大于3.6(恒电荷土壤)或pH大于4.0(可变电荷土壤)时,溶液中可溶性铝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所研究的铜离子浓度范围内,引起可溶性铝离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体系pH值的变化而非铜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67.
以20份柱花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铝处理对柱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浓度下柱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种子根耐受指数间存在差异显著,部分柱花草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也有部分柱花草在高铝胁迫下反而促进了发芽.  相似文献   
68.
铝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甜地雷王(DL)、早佳84-24(ZJ)、早蜜王(ZM)、早春红玉(HY)4个西瓜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铝(0、250、500、1000、1500μmol·L-1)处理对西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处理使ZM根长、根系活力及干重下降最为明显,对HY影响不显著或有一定促进作用,ZJ、DL所受影响介于二者之间,HY耐铝性较强,ZM对铝敏感。进一步分析比较铝处理下耐铝性差异较大的两个西瓜品种ZM和HY生理特性的变化可知:铝处理均可使ZM、HY两个西瓜品种叶片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加,其中HY在Al3+≤1000μmol·L-1处理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膜系统伤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MDA含量有所下降;HY叶片Pro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均增加,在高浓度、长时间的铝处理下此三指标的变化均优于ZM;CAT活性变化均较小。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ZM和HY对铝胁迫的生理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HY内部响应铝胁迫的生理机制较ZM更加完善,其中Pro含量及SOD、POD活性与西瓜耐铝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9.
铝胁迫对酸性红壤中真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构建了红壤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rDNAs文库,比较分析了红壤地区典型森林土和农田土真菌群落结构对铝胁迫的响应,构建了6个土壤样品的真菌ITS rDNAs文库。从这6个克隆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进行了PCR-RFLP指纹图谱分析,共获得77个独特的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TaxanomicalUints,OTUs)。对77个OTUs的代表性克隆测序并利用Blast工具进行分析(相似性95%~100%)。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和农田土壤样品中真菌类群79.2%(61)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20.8%(16)属于未分类的簇(Unclassifiedfungi),其中担子菌门真菌在两种土壤中具有明显优势。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和Chao1)分析表明,铝胁迫降低了土壤真菌种群的多样性,农田土壤中真菌的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森林土壤。而且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加,担子菌门真菌在两种土壤中丰度明显下降,子囊菌门真菌的丰度显著上升,在高铝处理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演变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70.
《中国茶叶》2008,(3):37-37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柠檬酸、铝与氟的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氟吸附特征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氟的初始浓度小于3.0mmol/L时,柠檬酸存在下对氟的吸附量影响不明显,而氟的初始浓度大于3.0mmol/L时,柠檬酸存在下氟的吸附量显著增加,且随氟的初始浓度增加氟的吸附量增加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