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0篇
  62篇
综合类   17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热扩散技术法,于2010年4-8月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2株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了柳杉树干液流和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流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柳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波动曲线,但树干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及迅速下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树干液流密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液流密度随树干直径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但液流速率和日均耗水量均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胸径75.6 cm柳杉和胸径62.8 cm柳杉的日均耗水量季节变化过程相同,但2者变化差异较大,6月份日均耗水量最低,分别为( 49.356±14.883) kg和(9.531±4.297)kg;4月份日均耗水量最高,分别为(110.022±21.890)kg和(49.352±2.629)kg.  相似文献   
102.
黄土半干旱区白榆和侧柏夜间液流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DP茎流计研究了黄土半干旱区白榆和侧柏夜间液流的特征,结果表明:与白天相比较,2树种夜间液流通量密度较小;夜间水分补充的时间段主要在前半夜;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白榆的夜间水分补充量雨天要远大于晴天;白榆的夜间液流通量密度及其对日蒸腾量的贡献率对环境因子较为敏感,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侧柏由于本身极强的保水能力和抗旱性,其夜间液流通量密度及其对日蒸腾量的贡献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在黄土半干旱区侧柏具有比白榆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树干液流规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F-300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分析比较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人工种植和原生条件下,梭梭树干液流及其土壤水分的变化,建立了人工种植梭梭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人工种植梭梭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呈近似 “S”型,与土壤含水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双峰型,昼夜变化明显,对气温的时滞约1 h;原生梭梭耗水特征相对稳定,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近似直线型,与土壤含水率无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多峰型,无明显日过程。观测期人工梭梭单位面积液流通量平均为0.240 L/(cm2.d),是原生梭梭的1.5倍;降雨后人工和原生梭梭液流速率峰值分别比降雨前提前3 h和30 min。  相似文献   
104.
叶希  刘燕  李雨春 《广西园艺》2009,20(3):38-39
大家熟知植物种植于土壤中,这已成为人们对植物生长的定向思维,很多人肯定没听说过植物种于PVC水管中,且不需要任何泥土,水(营养液)成了植物生长的唯一介质,这种栽培称为管道式水培,它具有轻便,洁净,操作简单且易于立体式艺术化造型的特点,是繁忙的都市人种植蔬菜很好的栽培模式。它可架于阳台、楼顶、室内及庭院,还可用于大型农业生产,具有艺术之美,又能起到绿化家园、美化环境的作用,对现代农业也能起到一个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种质资源的丰富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厚皮甜瓜的种植区域逐渐向东南发展。近年来,关于南方多雨地区厚皮甜瓜引种栽培试验的报道较多,但多数试验在土壤栽培条件下进行。现在高温、高湿、弱光照、昼夜温差小的南方地区利用深液流技术(DeepFlowTechnique)进行厚皮甜瓜水培品种适应性研究,考查不同厚皮甜瓜品种在相同营养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果实性状、产量、品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网纹2号(广西大学农学院提供),翠蜜(台湾农友公司提供),Marseille(日本坂田株式会社提供),梦露(香港力昌农业有限公司提供),西域1号和…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热平衡液流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了2年生枣树树干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枣树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是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14:00,不同季节的峰值差异较大;日累计液流量呈现"s"型曲线;春季液流日累计量达到了573.6 g,秋季日累计量为197.0 g;不同生长阶段的日均液流速率亦不同,生长初期(4~5月)液流速率较小,日平均为4.6 g.-h 1;生长旺盛期(6~9月)的平均液流速率相对较大,平均为21 g.h-1;生态因子共同影响幼龄枣树的液流速率,其中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最为重要;得出了枣树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用来预测枣树潜在液流速率。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美国生产的DeTransfer 3.27茎流测定系统监测一年生的桃树幼苗树干液流变化.分析了不同水分、氮肥处理下桃树苗树干液流日变化和连日变化特征及茎流与蒸腾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桃树苗茎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和连日变化规律.水分对桃树苗茎流的影响: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茎液流速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依次增加,无氮处理下,茎液流流速在充分灌水条件下最大峰值为11 g/h左右,较低水条件下增加了15.8%,高氮处理下,茎液流流速最大峰值为23.5 g/h左右.氮肥对桃树苗茎流的影响:施氮肥明显地增加桃树苗茎液流速,在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茎液流流速分别为N1 11g/h、N2 16.5 g/h、N323.5 g/h;茎液流速和蒸腾速率动态曲线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8.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夜间耗水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夜间耗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提高大尺度尾叶桉林分耗水估算精度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应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TDP),以雷州半岛常见尾叶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夜间液流持续观测,并同步测定大气温度、湿度、降雨量及光合有效辐射等主要环境因子。  结果  观测期间尾叶桉平均夜间耗水贡献率为6.62%,前半夜耗水量显著大于后半夜(P<0.05);夜间液流速率雨季显著大于旱季(P<0.05),晴天平均夜间液流速率极显著(P<0.01)大于雨天;旱季夜间耗水贡献率是雨季的1.4倍。旱、雨季夜间液流速率与夜间饱和水汽压差等气象要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拟合方程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但决定系数旱雨季分别仅为0.37和0.35;同时夜间耗水量与当天白天蒸腾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存在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为0.33。  结论  尾叶桉夜间耗水贡献率虽较小,但如不考虑夜间液流,根据日间液流通过尺度扩展推算的尾叶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年蒸腾量可能偏低;夜间蒸腾和树干补水共同驱动尾叶桉的夜间耗水。图4表2参27  相似文献   
109.
以宁夏河东沙区防护林树种白榆(Ulmus pumila)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实时监测林木树干液流,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蒸腾耗水特性;为避免时滞产生的回环效应,采用边界线分析法研究白榆冠层蒸腾(E_c)对大气环境响应的最佳估计。结果表明:(1)白榆冠层蒸腾速率由大到小晴天、阴天、雨天,并在晴天条件下出现"午休"现象;日平均液流速率为晴天467.97 g·h~(-1)、阴天320.08 g·h~(-1)和雨天44.62 g·h~(-1),且夜间液流速率不为0。白榆日耗水量分别为(10.06±0.84)kg·d~(-1)(晴天)、(8.02±0.48)kg·d~(-1)(阴天)和(1.06±0.01)kg·d~(-1)(雨天),其中夜间耗水量分别占全天耗水量的2.1%、3.0%和3.8%。(2)大气环境因子与白榆冠层蒸腾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对E_c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太阳辐射(R_(PA))、大气温度(T_a)、水汽压亏缺(D_(VP)),分别可以解释41.1%、20.3%和4.4%的变量。(3)边界线分析得出,引起气孔调节的太阳辐射阈值为245 W·m~(-2);当D_(VP)1.35 kPa林木冠层蒸腾对水汽压饱和亏缺的响应敏感性降低,T_a25.9℃和T_a20.1℃时,成为诱导白榆气孔调节行为、限制冠层蒸腾的关键临界点。  相似文献   
110.
桃树需水信号及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和2011年桃树连续生长季,在移动式遮雨棚下进行4 a生桃树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桃树需水信号(液流速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及产量和果实品质对不同灌水量(I1:100%ETc、I2:75%ETc、I3:50%ETc、I4:25%ETc,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响应规律。2 a试验结果表明:与I1相比,I2不会明显降低桃树液流速率、Pn和产量并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2 a分别平均提高6.2%、7.7%,而I3和I4虽然有较低的Tr和较高的WUE,但其Pn和产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9.2%、21.4%和16.9%、42.5%。不同灌水量对口感风味、维生素C、糖酸比、单果质量和产量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I2较I12 a分别提高了2.2%、4.5%、24.4%、28.8%、-2.3%和5.9%、3.2%、26.5%、9.3%、0.4%。不同灌水量对果实个数、着色度、硬度和可滴定酸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I2较I12 a分别提高了-24.1%、85.7%、22.1%、12.1%和-8.1%、40%、28.8%、-2.7%。不同灌水量对果实含水率影响不大,亏缺灌溉(I2、I3、I4)均提高了果实品质。由此可见,75%ETc亏缺灌溉是桃树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上最好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