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3篇
  107篇
综合类   3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我国渤海弱固结砂岩油田注水井近井污染问题,提出膨胀注水解堵工艺技术,考虑随距井筒距离变化的污染程度,结合流固耦合效应,编写ABAQUS子程序,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渤海油田某注水井膨胀注水解堵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污染程度下,存在一个可达到解堵目的的最小注入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渤海弱固结砂岩储层膨胀注水图版。结合实际,提出配套阶梯式膨胀注水工艺,增强现场运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多种灌浆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水工建筑物的防渗能力和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浅析水库大坝基础固结灌浆补强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案例出发,浅析如何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固结灌浆的控制参数,掌握灌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并缩短工程工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化分析仪器的条件设置,建立了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技术分析四溴双酚-A(TBBP—A)的仪器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硅胶柱分离纯化、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在测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86.8%,检出限为5.0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26%~8.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多级模糊理论,评价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所面临的污染程度.[方法]在实测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评价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点位对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分别进行评价.[结果]乌梁素海水体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距离排污口较近的点位水质很差,由北向南随着水体的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等级逐渐降低;乌梁素海底泥除水体出口位置附近的点位为Ⅳ级外,其他点位均达到Ⅴ级.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的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污染已十分严重,富营养化进程不断加剧,治理和修复乌梁素海已迫在眉睫.[结论]该研究为乌梁素海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底泥生物氧化对黑臭河道上覆水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构建的模拟河道,研究了静态底泥氧化技术以及动态条件下不同底泥状态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底泥和上覆水体互相影响,底泥会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上覆水体也会向底泥沉积污染物,底泥能在其表层形成一个氧化层,抑制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释放.底泥氧化对上覆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有较大影响,能促进上覆水体污染物的去除,上覆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底泥未氧化的模拟河道.  相似文献   
17.
论水泥刨花板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水泥刨花板的生产工艺技术、木质材料的处理,工艺技术路线的确定以及铺装、加压成型、调湿干燥、砂光定厚等的装备有关问题,分析评述了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18.
泥疗治畜病     
泥疗对牲畜顽固性皮炎、皮肤浮肿、关节炎、肌炎、腱鞘炎等很有效。泥疗使用的泥种类很多,有井底泥(老井底泥更好)、深塘(池)底泥、沟底臭泥、水泡坑底烂泥以及腌禽蛋用过的盐泥等.  相似文献   
19.
滇池底泥菌类组成及与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不同位点底泥样品的分析,调查了滇池底泥中固氮菌类、硝化菌类及其他菌类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分析了这些细菌参与氮循环与滇池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可用底泥中固氮菌作为滇池污染参考指示菌株和滇池地质条件,以及菌类微生物的分布变化对滇池富营养化具重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河道底泥有机质含量高,污染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为无害化利用底泥,以河道底泥为原料,制备生态修复基料,探讨其制备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水泥5%、底泥14%、沙壤土73%、稻草粉碎物2%、水4%、菌液2%。生态修复基料抗折强度为0.65 MPa,抗压强度为1.185 MPa,孔隙率为17.46%,吸水率为13%,有一定强度,可用于护坡,可满足植物生长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