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3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74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187篇
基础科学   451篇
  375篇
综合类   3384篇
农作物   90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62-68
为明确玉米"秆-穗-粒"力学特性的品种与密度效应,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别设置20个品种、7个品种×3个密度组合的田间试验,测定玉米茎秆-雌穗和穗轴-籽粒的连接力学特性,以及穗轴、籽粒的力学特性。通过方差分析、效应估算、多重比较、遗传相关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的茎秆-雌穗连接力、穗轴-籽粒纵向和横向连接力、穗轴抗压碎力和抗弯折力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91~579、5.57~13.69、5.10~9.66、1 070~3 849、140~355 N,籽粒抗压碎力、抗剪切力、穿刺强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89~157 N、42.7~105.0 N及48.1~77.0 MPa。品种、品种×密度互作对茎秆-雌穗连接力和穗轴-籽粒纵向、横向连接力影响显著,品种、密度对穗轴抗压碎力和抗弯折力影响显著,穗轴抗压碎力和抗弯折力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品种对茎秆-雌穗连接力、穗轴-籽粒纵向和横向连接力、穗轴抗压碎力和抗弯折力的总贡献率分别为52.08%、40.55%、18.71%、89.71%、56.92%,均高于其他效应因子的总贡献率。品种对籽粒抗压碎力、抗剪切力、穿刺强度影响显著。籽粒抗压碎力分别与长度、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矩形度呈显著正相关,穿刺强度分别与厚度、面积、表面积、体积、矩形度呈显著正相关,抗压碎力、抗剪切力、穿刺强度分别与比表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综之,品种是影响玉米"秆-穗-粒"连接特性和穗轴、籽粒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籽粒比表面积分别与其抗压碎力、抗剪切力、穿刺强度相关性显著。这些结果可为玉米宜机收品种选育和栽培、收获机具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叉地带,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为了给研究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作用提供实物证据,对甘肃民乐东灰山和西灰山现有材料采用遗址剖面土壤样本浮选、分拣、鉴定和理化分析方法,以现代作物种子为对照,确定遗址炭化作物籽粒的种类、性状差异及年纪。结果显示,东灰山遗址发现了炭化小麦、大麦、谷子(粟)、糜子(黍、稷)、黑麦、荞麦和燕麦籽粒,以及胡桃壳、枣核等;西灰山遗址发现了炭化小麦、谷子、糜子和大麦籽粒;两个遗址的作物种植结构基本一致。东灰山和西灰山发现的作物以小麦最为古老,距今在3 800~3 600年之间,西灰山小麦种植历史稍早于东灰山。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河西走廊的粮食生产已有比较合理的作物种类结构,包括小麦、大麦、谷子、糜子、黑麦、荞麦和燕麦等。炭化小麦籽粒较小,且大小不均匀,说明人工选育程度低。如对东灰山和西灰山作物和植物遗存开展系统性发掘,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发现或新认知。  相似文献   
83.
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及机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和郑单958这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灌浆速率、脱水速率及机收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授粉后15 d籽粒灌浆速率逐渐加快,授粉35 d达最大值后缓慢下降,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单峰变化特性,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6.70、6.86、7.06 mg/(粒·d),均高于对照郑单958;灌浆后期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脱水速率均高于对照,华美1号脱水速率最快,有利于降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各玉米品种落穗率为2.46%~6.01%,机收产量损失率为0.93%~1.79%,落籽率为0.17%~0.27%,其中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籽粒破碎率较高,分别为6.17%和5.24%,华美1号最低,为4.19%,籽粒杂质率以华美1号最低,为1.21%。  相似文献   
84.
85.
宁麦22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3品种名称:宁麦22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宁麦12系选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3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8cm,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28.8万穗,穗粒数39.4  相似文献   
86.
目前我国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背负式(悬挂式)、自走式、改装式(谷物联合收换装玉米割台)等三种,对比三种机型可以看出,改装式:是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由于玉米籽粒水分大、易发烧捂堆,不宜保管。自走式:价格昂贵(一般20万元左右),作业期短(20~30天),动力浪费(大马拉小车),利用率低,回收成本慢。  相似文献   
87.
俄罗斯在恢复开放哈巴罗夫斯克、下列宁斯阔耶口岸进口大米之后.又恢复开放了格拉杰阔沃一绥芬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一黑河两个口岸进口大米。  相似文献   
88.
《北京农业》2011,(8):51-52
<正>果冻是春节孩子们再普通不过的零食,但你听说过大米做成的果冻吗?新春佳节,浙江大学功能型农业生物创新中心传出喜讯,一种富含高聚合度淀粉的大米被成功研制出来了。  相似文献   
89.
普通菜豆籽粒大小与形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庆河  王兰芬  武晶  王述民 《作物学报》2017,43(8):1149-1160
普通菜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籽粒大小和形状与产量及外观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来自安第斯基因库的大粒品种龙270709和来自中美基因库的小粒品种F5910配置杂交组合,获得的F2分离群体分别在哈尔滨大田与北京昌平温室种植,对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和长厚比6个籽粒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5个衡量籽粒大小和形状的性状均显著正相关。利用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方法的Ici Mapping 4.1进行QTL定位,哈尔滨环境下定位到38个与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相关的QTL,表型贡献率介于2.39%~17.37%之间,分布在除第1染色体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北京昌平环境下定位到21个上述性状的QTL,表型贡献率介于5.92%~22.53%之间,分布在第1、第3、第6、第7、第8、第9和第11染色体上。其中,百粒重QTLSW7与SW7’,SW6.1与SW6’,粒长QTLSL6.1与SL6.1’,粒厚QTLSH11与SH11’在2个环境下的标记区间重叠或者重合,SW7、SW6.1、SL6.1、SW6’和SL6.1’的表型贡献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90.
小籽粒种子排种物理机械特性参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籽粒种子的排种物理机械特性参数是排种方法和原理选择、排种器结构和性能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谷子、苜蓿、油菜等小籽粒种子的千粒重、密度、外形尺寸、硬度、摩擦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所测种子千粒重、密度范围分别为1.98~3.30g、0.55~0.68g·cm-3;三轴尺寸长、宽、高范围分别为1.80~3.50mm、1.69~2.23mm、1.14~2.00mm;硬度范围为11.04~41.76N;对钢材的静、动摩擦系数最小,范围为0.488~0.627、0.377~0.565。小籽粒种子排种物理机械特性参数的测量为排种原理方法的选择、排种器结构性能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