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20篇
  182篇
综合类   101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经营模式转型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经营、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确保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在粮食主产区选点调查的形式,对土地流转效果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提出提高土地流转效果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完善土地流转运行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我国木薯种植的发展及未来总产预测与市场需求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我国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基于FAO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未来木薯总产进行预测,研究了我国木薯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分别以年均2.13%、2.66%和0.53%的增长率增加,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的1.5、1.07和0.5倍;我国木薯发展经历了急升→急降→缓升→急降→缓升的过程。至2020年我国木薯总产将达到550.3万t左右,比2012年增长20.3%。2012年我国木薯总产仅有实际需求量的40%,到2015年不足预测需求量的1/3,国内木薯的市场价格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提出了系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赵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86-288
从教育水平、回流意愿、职业愿景、子女教育这四个方面概括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分析了阻碍其市民化进程的户籍、社会保障、教育、用工等制度或政策原因,并从公共政策层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94.
2014年美国颁布了农业新法案.为了研究并借鉴美国对农民收入保障政策,通过对比美国2014和2008年农业法案,发现2014年农业法案在对农业收入补贴的改革、农业风险保障、资源环境保护项目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美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农民收入政策发展的启示是:改善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995.
国外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政策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清洁生产补偿已成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通过农业补贴政策手段,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形成有代表性的补偿政策模式,包括"美国以环保计划项目为带动的市场机制与政策调控结合型模式"、"欧盟以共同农业政策为引导的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挂钩型模式"、"日本以环境保全型农业为特色的政府主导与公众配合互补型模式"等三种。我国重视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近十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补偿政策措施,但针对广大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补偿政策仍不完善,补偿标准依然不高,难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本文梳理国外成熟的补偿政策模式,剖析我国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障碍因素,提出未来制定清洁生产补偿政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确定科学计量补偿标准的方法及健全补偿政策基础性支撑制度等。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业产业政策调整为轴,从产业链的视角下分析了政策调整下我国乳业的新发展。产业政策调整前,奶牛的家庭式散养模式占据绝对主导,原奶质量难有保障;规模小、卫生条件差、经营不规范的私营奶站广泛存在;乳品市场中下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因素使得乳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当前,在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乳业产业链正由分散松散向集约紧凑型过渡。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散养逐步被区域集中养殖的奶牛养殖小区所取代。奶站数量大幅减少,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乳品加工企业市场结构也正逐步由中(下)集中寡占型向更为集约、紧凑型转变。  相似文献   
997.
森林经营方案是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森林的法定依据,为探索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依据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森林资源特点,确定了林场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编制了森林经营规划,提出了森林经营规划的重点。结果表明:在分类经营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规划下一经理期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8701亩,规划幼林抚育97136亩/次,规划抚育间伐面积18366亩,规划采伐总量48709 m3,前3年年伐量4519 m3。由此严格地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至经理期末,森林蓄积量可提高10%以上,树种结构更趋合理,森林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森林生态优势将得到良好发挥,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可为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良种补贴作为畜牧业的生产性支持补贴,对促进奶业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奶业经济整体水平起重要作用。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方式,但从安徽省近几年的奶牛良种补贴效果看,虽然每年补贴政策力度都在加大,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国每个奶牛养殖地区需要依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实施具有针对性良种补贴政策:统筹兼顾,推进奶牛品种的多元化;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以及操作程序的规范;充分发挥政府在奶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依据每年的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分析了苏北沿海棉区棉花产业现状及棉花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提出了推动苏北沿海棉区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科学定位产业方向;研究应用新型技术;借助政策优化品种;突破高品质棉产业;发展棉田高效种植;努力争取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In many parts of Europe there has been a net decline in the use of forage legumes since the 1980s, despite the reputed value of legumes for low‐input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within which livestock farming in much of Europe operate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shifting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advantage towards legumes and away from high usage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This has already been found for legume and grass–legume silages when compared with grass silages with a potential economic gain for farmers averaging 137 € ha?1, corresponding to an annual benefit for the European livestock farming sector of as much as € 1300 million. Recent literature has shown that legume‐based grazing systems have the ability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y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N use and by avoiding a high transient surplus of soil mineral 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estock nutrition, when forage legumes contain moderate levels of secondary compounds, such as condensed tannins and flavonoids, they offer considerable advantages including increased efficiency of N utilization within the digestive tract, reduced incidence of bloat hazard and higher resilience to parasites. Nevertheless, these benefits are partially counterbalanced in both temperate and Mediterranean regions by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under grazing. To gain knowledge on mixed grass–legume pastures,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on: (i)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ystems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which can maintain sward persistenc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stress; (ii)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soil–plant–animal relations for a wide range of leguminous species, and under different soil types and climatic situations; and (iii) the benefits for consumers of food produced from low‐input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