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2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971篇
林业   2930篇
农学   1754篇
基础科学   807篇
  2531篇
综合类   9292篇
农作物   1324篇
水产渔业   284篇
畜牧兽医   1702篇
园艺   728篇
植物保护   178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649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905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021篇
  2013年   1367篇
  2012年   1731篇
  2011年   1440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241篇
  2005年   970篇
  2004年   879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黄仁楚  郭建平 《林业科学》1991,27(5):534-540
根据劳动生理学,用心率遥测技术,对大兴安岭林区营林生产的4个典型工种的劳动负荷进行了研究。按国家标准对秋整地、人力小集中、透光伐和造林4个工种划分了劳动强度等级,并对工时分配、劳动定额制订、提高生产率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谷秆两用稻 ( Grain- Straw- Dual- Use- Rice)是一种谷、草兼优的新型水稻 ,其稻谷产量与常规稻相当 ,米质优 ;其稻草蛋白质含量比常规稻约高 1倍以上 ,达到 8%左右 (常规稻仅为 4%左右 ) .这种优质稻草可作为饲料 ,也是一种栽培食用菌的优质材料 ,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谷秆两用稻稻草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 ,特别是其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与一般水稻秸秆的相差不多 ,这种稻草的营养价值还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然而 ,常规的育种手段缺乏有效的资源且难以克服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 ,在谷秆两用稻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上效果…  相似文献   
993.
以外源NAA、GA3和催发素溶液喷布茶树,研究其对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新梢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NAA处理显著提高新梢生育初期内源ABA和IAA的含量,新梢生长一度受抑,但随后zeatin含量上升,生长加速;GA3处理后新梢内源ABA含量下降,IAA含量减少,GA3和zeatin含量提高,新梢生长量加大,生长速率加快;催发素处理后新梢内源IAA含量下降,促进新梢萌发与生长,提高鲜叶产量。  相似文献   
994.
广西超级稻研究现状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广西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大多是由外省引进,生育期偏长,市场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而区内自育品种抗性相对较差,米质不够优。“十一五”期间,广西超级稻的育种策略应是:坚持亚种重穗,进一步改良株型,适当增加叶面积;通过育种和栽培手段,增强生理协调性,提高经济效益和日产量。产量突破的关键是扩库、增源、畅流。主要选育指标为:株高120~130cm,茎秆坚韧,抗倒力强;穗长26~30cm,穗粒数230粒、穗重5g左右;叶厚直,剑叶长40~50cm;生育期130d;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米质达国标二级标准;产量,近期目标为10500~12000kg/hm2,远期目标13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995.
汤举红 《农技服务》2007,24(11):97-98
简要介绍了彩叶植物中华红叶杨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华红叶杨的生产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洞穴次生碳酸钙(CUCO3)沉积物是旅游洞穴最主要的观赏景观,由于洞们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许多旅游洞穴环境发生了变异如系列出大量灯光植物,景观风化剥蚀,景观褪色等,直接影响了该洞穴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湖南省新化县梅山龙宫旅游洞穴系统为例,从温度变化,灯光系统和人类活动方面对龙宫洞穴发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滋生灯光植物的原因和机理进行阐述,并对防治灯光植物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广东博罗县小金河流域的野生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粤东东江支流-小金河流域的自然概况和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本区计有维管束植物979种,隶属172科533属,其中药用植物有604种,园林观赏植物有395种,野生果树资源植物有40种,芳香植物有31种,油脂植物121种,淀粉,醣类植物31种,纤维植物24种,鞣料植物38种,树脂和树胶植物8种,此外,还有甜味色素类,饲料类,蜜源类,农药类和野菜类及丰富的用材植物等。  相似文献   
998.
福建青冈林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生活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福建青冈林各演替阶段的群落内植物成分特征的研究表明,各群落均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物;各群落的生活型谱相似,说明它们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小型叶植物、革质叶植物均占种数的一半以上,群落A、C、D、E内阴性植物的含量最大,而群落B内的阳性植物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99.
The effect of plant water stress on net photosynthesis, leaf growth, yield and yield-related compon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ingle experi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in which way water deficits affect sunflower yields.
Sunflower plants, grown under controlled temperature regimes, were stressed during budding, anthesis and seed filling by withholding water until the leaf water potential reached -1600 and -2000 kPa. Leaf area of unstressed plants significantly exceeded that of plants under severe stress during all growth stages investigated. The CO2 uptake rate per unit leaf area as well as the total uptake rate per plant,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with stress, while this effect drastic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hase of the plant. Although thi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smaller heads and kernels, it did not affect the number of seeds borne in the inflorescence. Severe stress during anthesis and seed filling resulted in more empty kernels. Moderate and severe stress during budding significantly lowered both grain and oil yields while plants that experienced moderate stress during anthesis and seed filling significantly outyielded those under severe stress.  相似文献   
1000.
三江平原地区的野生饲用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国昌 《草业科学》1990,7(4):1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