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1篇
  免费   1616篇
  国内免费   3476篇
林业   1535篇
农学   2409篇
基础科学   1778篇
  8727篇
综合类   11841篇
农作物   1975篇
水产渔业   631篇
畜牧兽医   1440篇
园艺   885篇
植物保护   1242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696篇
  2022年   1055篇
  2021年   1092篇
  2020年   1093篇
  2019年   1165篇
  2018年   958篇
  2017年   1553篇
  2016年   1786篇
  2015年   1389篇
  2014年   1580篇
  2013年   1982篇
  2012年   2307篇
  2011年   2162篇
  2010年   1775篇
  2009年   1669篇
  2008年   1409篇
  2007年   1613篇
  2006年   1410篇
  2005年   1020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干旱缺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小麦产量年度间变幅较大,尤其在小麦主产区黄淮地区更为严重。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是应对干旱的重大措施。本综述对小麦抗旱节水常规育种、抗旱节水分子遗传育种相关性状QTL定位、抗旱相关功能基因克隆鉴定、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水旱亲本杂交与异地交叉选择是卓有成效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分子标记鉴定了关于根重、根长、胚芽鞘、高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性状的大量QTL;42个抗旱相关基因被克隆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验证,均从不同代谢通路上影响着小麦抗旱性;14个来自不同供体的抗旱相关基因被研究者导入小麦品种后,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抗旱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植株在产量和其它抗逆性方面也得到提高。以上研究进展为抗旱节水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和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其水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冬小麦水氮管理措施,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U)。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控释肥类型单一因素均对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干物质质量、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相较于U处理,增加灌水使PCU60产量平均提高308 kg/hm2,PCU120产量平均下降270 kg/hm2;增施氮肥刚好相反,使PCU60产量平均下降289 kg/hm2,PCU120产量平均提高118 kg/hm2。根据所构建3种肥料的水氮生产函数可知,在U处理取得最高理论产量6 823 kg/hm2时的水氮用量下,2种释放期的控释肥PCU120和PCU60可分别获得14.31%和12.08%的增产效果。利用水氮生产函数和频率分析法得到不同控释肥类型获得较高产量的水氮用量区间,以PCU120产量最高、所需灌水量最低,分别为7 744~7 826 kg/hm2、47.72~52.28 mm;PCU60所需施氮量最低,为145.42~187.91 kg/hm2。综合考虑增产节肥节水效果,推荐PCU120为冬小麦季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适宜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  相似文献   
33.
腐蚀管道剩余寿命的性能衰减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道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介质和土壤的腐蚀性,管材的微塑性变形、结构转变和渗氢等。不仅会使管道出现各种腐蚀损伤,而且还存在着老化效应和氢化作用,导致管材的脆变并改变材料的塑性,使机械性质参数发生衰退,从管材性能衰减和腐蚀损伤角度研究了管道的剩余寿命,提出了根据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值确定塑性变形时工作寿命的方法,为了确定剩余使用寿命,对剪切损伤率和屈服性能比等概念进行定义,在掌握管材金属剪切损害率和屈服性能比的时间特性基础上,建立了剩余寿命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34.
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工艺、用途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工艺、主要用途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5.
集雨限灌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集雨有限补偿灌溉对旱区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能显著提高旱作马铃薯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与对照相比,补灌处理产量增幅在3.99%~21.21%之间,苗期补灌产量高于薯块膨大期补灌,苗期补灌45 mm具有超补偿效应,补灌90 mm具有高补偿效应。低定额补灌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的提高,且苗期补灌高于薯块膨大期补灌。补灌明显降低了薯块小薯率而提高了大薯率和中薯率,另外单株薯重也提高了,单株薯重与大薯率对马铃薯的产量贡献最大。综合分析认为苗期补灌45 mm和90 mm是最优补灌方案和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36.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肥途径多年产量的平均结果较对照增产.农肥不仅提供作物所需养分.并显著地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化肥高量区与低量区产量的平均结果变动幅度较小.干旱少雨年份,农肥作用大于化肥;雨量充沛年份,化肥的作用大于农肥.秸秆还田量在一定地区有一定上限,过高会出现负效应,加剧了干旱程度,配施农肥、化肥能够缓冲这种负作用、并定量地给出高产的最适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37.
Current practices in many nurseries involve the germin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 seedlings in shaded conditions and transferral, at a later date, to environments with greater light intensities. Determina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se seedlings to acclimate to increased light intensities will allow seedling stock to be processed with maximum efficiency within the nursery. The acclimation abilities of three species, Agyrodendron actinophyllum, Cardwellia sublimis, and Flindersia brayleyana, commonly found in north Queensland's rainfores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se particular species are highly valued for their cabinet timber qualities and are being reared in nurseries for use in reforestation trials and programs in north Queensland. Seedlings were initially raised in greenhouse conditions under two layers of shade cloth (16% of full sunlight) and then transferred into full sunlight at three different ages (3 weeks, 10 weeks, 14 weeks). Upon transfer, organ ratios and the direction of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species and age group. Approximately 3 months after the seedlings were transferred, the acclimation ability of each species and age group was then determined.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was found to change with age, irrespective of light environment. Individuals within a species with larger root systems and thicker or more dense leaves had a greater acclimation ability than those with smaller root systems and thinner or less dense leaves. Furthermore, individuals within a species whose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upon transfer was directed towards developing a large root system, and a small photosynthetic area and mass, had a greater acclimation ability than those whose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was directed away from such morphologies. Awarenes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llow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edling response to gap formation in natural forests, and also allows plant nursery operators to make a more informed decision about when to move seedlings to environments with a higher light intensity.  相似文献   
38.
用近似法计量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和农肥及作物根茬的腐殖化系数。5a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在轻壤质良水型水稻土上平均为2.44%,轻壤质滞水型水稻土上平均为1.39%。有机质的腐殖化系数:马粪为35%~40%;猪粪为28%~34%;水稻根茬为45%。根据上述结果,计算了有机肥的建议施肥量,该计算值在水稻土上基本符合生产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9.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0.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叶面喷施肥料的施肥方法,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试验数据,从而筛选出小菊最佳的营养元素配方。试验从不同叶面肥料在小菊上的筛选与应用研究的试验结果得到:小菊对肥料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三高灵的施用能够增加小菊的开花数量和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宝力丰的施用能提高小菊单株的干物重;OPAL的施用能延长小菊开花的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