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191篇
  268篇
综合类   880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86篇
园艺   114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91.
应用菊酯油烟剂喷烟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在洋口林场应用3Y-25型脉冲式烟雾机喷施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菊酯油烟剂喷烟可同时防治杉木球果麦蛾、杉木蝙长蝽及杉梢小卷蛾的成虫和幼虫。二次处理区球果虫害率比对照下降45.6%。  相似文献   
92.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光生  雷秀嫦 《林业科学》1994,30(4):296-305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3.
利用同工酶标记对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其附近一人工林的亲子代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种子园还是附近人工林均表现为:亲代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杂合体相对过量,但子代已偏离遗传平衡,杂合体相对不足,亲子代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种子园亲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子代,而附近人工林的亲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略低于子代。本文研究的种子园具有较宽的遗传基础,该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与种子园接近,但不论是人工林本身还是它的子代其多样性平均水平都较种子园的亲代和子代略低。  相似文献   
94.
从杉木林中采集七株优树的种子,并在种子园内采集相同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种子,进行成对对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四年后,来自种子园的后代其生长量显著高于来自林分的后代,树高增长9.1%,胸径增加14.5,由此,对杉木初级种子园的遗传效应加以肯定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95.
2012~2013年,对山梨园中不同品系山梨进行了果实大小、单株结果产量、石细胞含量、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初选的12个品系22株山梨个体中,有8个品系12株山梨个体在1个或多个果实性状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具有较好鲜食品质的有YS10-5、YS15-1、YS15-2、YS11-2;具有较好加工品质的有YS6-8、YS6-9、YS10-5、YS15-1和YS15-2;具有较高产量的有YS6-9、YS11-5、YS10-5、YS15-1、YS9-2、YS13-6、YS13-4、YS14-2、YS14-5、YS8-4和YS7-6;具有果个大且品质好的有YS10-5、YS11-2、YS11-5和YS15-1。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12个品系22株山梨个体综合评判,有6个优良品系9株优良单株果实各项指标隶属函数均值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YS10-5、YS11YS11-5、YS9-2、YS15-1、YS14-5、YS11-2、YS6-9、YS10-2和YS15-2,其隶属函数均值范围为0.5068-0.8335。  相似文献   
96.
几种常见桑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确保桑树健康成长,促进产业发展,桑树病害的有效识别与及时防控尤为重要。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及非细胞类病毒中均存在能引发桑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由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里白粉病与桑椹菌核病,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青枯病与桑疫病是爆发频繁、危害极大的桑树病害。本文就这四种桑树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介绍几种非细胞类微生物引起的桑树病害,以期为生产上防治相关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喀什地区冬季果园微环境的低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冬季南疆果园微环境中的最低气温及其变化特征,从而为果树越冬防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2009~2012年连续3个冬季在喀什地区伽师县、疏附县2个果园内实测的气温数据,就2个果园中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变化趋势和低温持续的时间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伽师果园微环境中测定的最低气温和伽师县气象站记录的标准气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月是当地果园气温最低的月份,2个果园连续3个冬季的最低气温都出现在1月,气温在清晨08:00时至上午10:00时达到当天最低值;伽师果园测定的日、旬最低气温与该县气象站记录的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伽师果园中测定的日、旬最低气温始终低于伽师县气象站记录的同期标准气温,其与气象站标准气温的平均温差在3.6~4.1℃之间。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褐斑病与轮纹病是桑树Morus alba 的2种常见真菌性病害,危害严重,给生产上带来极大损失。本研究旨在快速准确地诊断2种病害的主要病原菌新褐斑壳丰孢Neophloeospora maculans与膝节霉Gonatophragmium triuniae方法 基于多重PCR原理,针对2种病原菌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设计多重PCR的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的条件,并通过对45份不同地区桑树褐斑病与轮纹病样本进行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多重PCR的可行性。结果 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特异性良好,2种病原菌的DNA检测灵敏度分别达0.1 和1.0 pg/μL,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田间收集的多份桑树病样进行检测,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地区2种病害病原菌的种类。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技术可用于桑树褐斑病与轮纹病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可为桑树真菌性病害的防控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 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其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结果】 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枣园 > 枣麦间作 >小麦,土壤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枣麦间作 > 枣园 >小麦。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P< 0.05)。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则表现为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后,降低了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农田更替为果农间作园后,降低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其余土层表现为增加。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果园和果农间作园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转化为果园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农田转化为果农间作园仅提高了表层0~20 cm土层有机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楚雄市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幼苗叶枯病的病原,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山松叶枯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华山松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胡枝子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espedezae)和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