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98篇
  111篇
综合类   886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对森工企业现状的分析,指出森工企业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期,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以推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改革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学生合适的知识结构.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在意义出发,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是制定学生知识结构的依据;建立我国当代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实用"的和"速生"的品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包括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色,技术构成是核心.  相似文献   
993.
四川退耕还林发展中经济林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济林在生态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目前经济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经济林必须注重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以产业化经营带动四川经济林良性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热带人工用材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速生丰产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人工林和人工用材林的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 ,总结了世界热带人工用材林发展的特点 ,综述了热带人工用材林在政策法规、种苗繁育、造林和经营技术、生产力和轮伐期、立地质量监测和评价、森林病虫害和生物多样性、木材材性和木材工业 7个方面的最新进展 ,最后提出了调整人工用材林发展政策 ;加强生产技术研究和产业带建设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充分利用市场手段 ,鼓励多元投资主体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3条建议以发展我国热带人工用材林产业。  相似文献   
995.
我国草地生态补偿对农牧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波  南志标  唐增 《草业科学》2015,(11):1920-1927
草地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保护将要或者已经破坏了的草地生态环境,我国目前开展的大规模的草地生态补偿项目有退牧还草、退耕还草还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我国草地生态补偿开展十几年来,草地生态得以恢复,草群高度、植被盖度、干草产量方面都有所改善。而农牧户作为生态补偿客体的最基本单位,农牧户的响应与生态补偿可持续性息息相关。本文分析总结了草地生态补偿对农牧户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生态补偿对农牧户家庭经济和农牧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目前实践工作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补助标准和期限不合理;2)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资金缺口大;3)舍饲风险大;4)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5)缺乏技术补偿。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2)拓宽融资渠道;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发展集约化畜牧业;5)增加技术补偿;6)延长补助期限,发展后续产业。  相似文献   
996.
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工厂化养鱼车间静水与循环水养鱼2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根据随机型需求的投资模型决策的分析方法,建立了2种风险决策模型,设定相应的技术指标体系,分别从利润贡献、运行成本、设备利用、效益风险、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全面分析,阐明了循环养殖模式节水降耗、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等优势,为工厂化养鱼节水降耗、规模化、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工厂化对虾养殖池管式射流集污水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化养殖池内水体的流场分布特性直接决定了其对残饵、粪便等的排污性能。本实验研究了管式射流驱动模式下,射流角度与射流流速对养殖池内水体流场与污物聚集特性的影响。养殖池流场特性采用点式流速仪进行布点测量,利用MATLAB软件对流场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相机采集的养殖池集污效果图像,并利用Photoshop软件与自行开发的不规则图形面积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速从池心向外呈"V"型变化,在射流角度固定的情况下,射流速度越大,池心低流速区域越小,污物向池心的聚集效果越好;在流速固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射流角度,本实验在24 cm/s流速条件下,射流角度为40°时,池内污物聚集效果最优。结论认为在保证养殖对象生长的前提下,可尽量提高射流流速;在24 cm/s流速条件下,最佳射流角度在40°左右。本研究成果可为工厂化养鱼池、养虾池等管式射流水力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在不同pH和滤料条件下硝化细菌对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的去除效果,通过试验,探讨了5.0~10.0等6个pH梯度以及陶环、珊瑚石、生物刷和生物球等4种滤料的消氨效果。在pH 8.0~9.0时,至试验第7天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9.86%、98.95%,明显高于pH 6.0、7.0和10.0组(去除率分别为66.18%、71.43%和70.51%)。在pH 7.0~9.0时,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增加小于氨氮浓度的下降,特别是在pH 9.0时两者浓度变化差异明显。生物刷、陶环、珊瑚石和生物球分别在试验的第3、4、6、7天,氨氮去除率达100%。陶环组和珊瑚石组,NO_2~--N质量浓度在达到最高值(9.60 mg/L和10.00 mg/L),之后开始逐步下降。生物刷组和生物球组在达到最高值(9.55 mg/L和11.00 mg/L)之后基本维持不变。结果表明:硝化细菌适宜碱性的环境条件(pH 8.0~9.0),水体pH 9.0最有利于硝化细菌对NH_4~+-N和NO_2~--N的去除。不同滤料对硝化细菌去除NH_4~+-N和NO_2~--N有不同的影响。陶环对硝化细菌去除NH_4~+-N和NO_2~--N都有良好效果,生物刷只对去除NH_4~+-N有良好效果,珊瑚石只对去除NO_2~--N有良好效果。多种滤料配合使用有利于产生优势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农村产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等都有重要意义。针对北京市房山区产业融合中存在的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经济总量相对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做“强”做“优”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产村融合示范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并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在健康乡村建设背景下,分析田园综合体与中医药产业融合路径。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提出田园综合体与中医药产业对接融合的缘由和必要条件,并提出以农业为主导,以生产加工业为支柱,以服务业为辅助,以衍生产业为亮色的实践路径。旨在为田园综合体的拓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特色高质量田园综合体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