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74篇
综合类   133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根据我省西部的特点,论述了发展和种植柠条是我省西部造林的先锋树种,并介绍了柠条栽培技术的方法和生态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区柠条林改良土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18年生与8年生柠条林对土壤养分、土壤结构性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林(柠条)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pH和密度;快速显著地增加土体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和>0.01 mm微团粒的数量,使土壤的营养状况及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协调供应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能促进粘粒形成聚积,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重金属镉(Cd)对柠条种子萌发的毒物刺激效应,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Cd2+浓度(0,2,5,10,15,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g/L的Cd2+浓度下柠条种子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的长度达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8%,13.4%和11.2%,根和芽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9.2%、1.8%,CAT活性比对照增加6.3%、10.4%;Cd2+浓度为50mg/L时,柠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46.9%,26.1%和27.8%;高浓度Cd2+(10,15和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及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Cd2+(2、5mg/L)表现为促进作用。镉对柠条种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毒物刺激效应,5mg/L的Cd2+浓度为柠条种子萌发刺激效应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用渗透调节剂聚乙二醇(PEG)处理柠条种子,并对柠条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柠条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差异;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增强,柠条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发芽速度加快。据文献报道,当PEG处理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但本试验还没有得到对柠条种子产生抑制作用的PEG浓度。  相似文献   
15.
凋落物和植物根系作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植物性碳源,其质及量的改变可影响土壤碳汇功能。以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为对象,设置移除凋落物、双倍凋落物、切根、移凋切根和保持原状5种碳输入方式,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仪测定生长季(5-10月)土壤呼吸速率,以期阐明柠条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对碳输入方式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1)各碳输入方式5-10月土壤呼吸速率呈单峰趋势,均在7月最高,10月最低;相比保持原状,双倍凋落物下5-10月累计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22.73%,而移凋、切根和移凋切根的5-10月累计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减少27.57%、40.90%和33.83%;2)根系呼吸、凋落物呼吸和土壤矿质呼吸对土壤呼吸的相对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为土壤矿质呼吸(68.58%)>根系呼吸(38.41%)>凋落物呼吸(24.65%);3)各碳输入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而与土壤湿度的二次关系不显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变量复合模型对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解释率53%~93%,高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单因子模型对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解释率53%~74%和0.6%~23.2%;相比保持原状,去凋、双倍凋落物、切根和移凋切根均降低了土壤温度敏感性。研究表明,柠条人工林地表凋落物的积累过多可能减弱土壤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6.
植物干旱胁迫进程往往伴随着生长抑制类激素如脱落酸、乙烯的参与,而近年研究表明,生长素也可以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通过染色体步移、生信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等方法,对CkLAX3基因在干旱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鉴定。研究经PCR扩增获得一个全长为1 398 bp的柠条生长素内流载体基因CkLAX3。生信分析发现,该序列编码4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2.47 kDa,其编码的蛋白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具有10重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kLAX3定位于细胞质膜。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kLAX3与红三叶、鹰嘴豆等植物LAX3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联合染色体步移和高效热不对称交错PCR (HiTail-PCR)方法克隆得到CkLAX3基因的未知启动子区序列总计1 352 bp。对启动子序列上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发现,CkLAX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大量干旱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等。进一步对干旱处理的柠条锦鸡儿进行定量分析发现,CkLAX3的表达量受干旱胁迫诱导,推测该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生长素在调节干旱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柠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之一,为了提高柠条丸粒化种子播种造林成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丸粒化配方,研究了不同粘着剂浓度、丸粒化材料和丸粒化倍数对柠条丸粒化种子的吸水性、崩解率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25%时,柠条丸粒化种子吸水性最好,达到18.83%,丸粒化材料对吸水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25%,丸粒化倍数为7,丸粒化充料配比为B3(粘土∶滑石粉∶高岭土=3∶3.5∶3.5)和C2(粘土∶滑石粉=4∶6)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柠条丸粒化种子播种造林较合适的配方。低于2%含水量的土壤环境,能延长丸粒化种子的崩解时间,降低崩解率。  相似文献   
18.
对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 )卵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 等2种回归模型法对春尺蠖卵块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并根据Iwao模型参数建立春尺蠖卵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及防治界限。结果表明:春尺蠖卵块在罗山柠条林呈聚集分布特征,分布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群。引起聚集的原因主要是春尺蠖的自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干旱半干旱区缺水导致目前植被生态建设中林灌木生长的不良问题,对不同集雨面积措施下柠条生长环境水量平衡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集雨面积对植树带的来水量、耗水量和水量平衡影响较大,其自然集雨面积为5 0m2 的处理比其他三个集雨面积处理中的土壤剩余量、土壤水分含量和生长量都大  相似文献   
20.
小叶锦鸡儿灌丛化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孔隙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宗超  胡霞 《土壤学报》2015,52(1):242-248
以内蒙古太卜寺旗地区退化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地中的灌丛斑块和草地斑块分别取原状土柱各三个进行CT扫描,利用Fiji软件分析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灌丛化对土壤的孔隙结构有较大影响,灌丛斑块土壤的总孔隙数、大孔隙数、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孔隙等效直径均大于草地斑块土壤,灌丛斑块土壤的平均大孔隙度是草地斑块土壤的3倍。草地斑块土壤的大孔隙主要分布在0~50 mm土层深度,而灌丛斑块土壤的大孔隙在0~400 mm深度都有分布,这与土壤中灌丛的丰富根系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