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7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林业   1072篇
农学   390篇
基础科学   204篇
  1610篇
综合类   4491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47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分析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态环境、政策支持、生产经营、草地资源、畜种资源、品牌资源优势,针对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知识的问题,提出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发展有机畜牧业,提升牧民收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992.
对安徽省设施结构的总体概况和主要设施蔬菜的区域分布进行了调研,指出安徽省已经拥有皖北、沿淮、沿江、皖南、城郊五大大棚菜产区。对安徽省设施蔬菜的设施类型、结构与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设施蔬菜设施水平的建议,如优化现有结构、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物联网应用等。  相似文献   
993.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及相关课题调查数据,从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人口素质、农民生活质量、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了2014年江西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偏低,城乡收入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障低,农民文化娱乐活动缺乏;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民生活质量需要改善;民主法制推广面较广,但实施中面临困难。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江西农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议: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层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农村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资料法结合调查数据,对江西省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共计4目15科51属90种。游蛇科种类最多,地理分布型中南中国型比例最高。对各保护区的统计结果显示官山爬行动物种类最多,丰富度指数最高,其次为赣江源和九岭山。对保护区面积、最高峰海拔以及温度和降水2个气候因子与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多数组间无明显关系,但物种数随最高峰海拔增大而增大,呈显著正相关,丰富度指数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两爬动物进行了分区,结合地形和行政区划特点,将江西省重新划分为3个地理区:中部平原山地区、西北山地区和东南山地区。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宝丰站1957~2014年的温度、降水、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8 a来宝丰县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 a宝丰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为增加趋势,其他3个季节为减少趋势;年和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减少趋势,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  相似文献   
996.
丁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36-138
[目的]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闽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区域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结果]建立了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树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随着林龄的增加,器官及整株生物量逐渐增加,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同时构建了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并在林龄为25年左右达到稳定。[结论]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呈现可预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和灌溉水中18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总含量为0.204 3~0.483 8 mg/kg,以滁州基地最高;灌溉水样品中18种PAES均未检出。土壤中PAEs以DBP和DEHP为主,DBP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结论]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PAEs污染。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福建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对策,该研究首先从传统村落的数量,居民参与度、观赏点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了解了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现状;然后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群体4个方面分析了参与保护与利用的利益主体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认为福建省在保护与利用传统村落时,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当地居民的能动性作用,帮助旅游企业确立"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指导方针和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促成协作与融合,进而促进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油菜磷肥施用效果及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选择安徽省典型油菜产区,开展多年多点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磷和施磷2个处理,研究施用磷肥对安徽省冬油菜产量、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油菜籽粒相对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确定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磷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油菜施磷后的产量平均为2 571 kg/hm~2,增产量和增产率分别为672 kg/hm~2和41.5%。施磷每公顷增收2 012元,89.6%的试验点产投比2.0,施磷收益显著。以相对产量60%,60%~75%,75%~90%,90%~95%和95%为标准,将土壤有效磷分成"严重缺乏"、"缺乏"、"轻度缺乏"、"适宜"和"丰富"5级,对应的丰缺指标为6.5、6.5~13.0、13.0~26.5、26.5~34.0和34.0 mg/kg。该研究结果为水稻田冬油菜的磷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以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针对豫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影响冬小麦生产的现状,以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研发既注重高产又强调节水的新型农作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豫北地区的冬小麦新型农作节水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值得在相似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