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53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77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赤霉素对番茄子房心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52.
粤西砖红壤的镁素状况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粤西砖红壤的全镁含量普遍较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全镁含量多在0.2%以下,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镁不足0.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较丰,表土含量均在100ppm以上,镁饱和度较高;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贫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6.7和14.7ppm,镁饱和度大都极低.土壤供镁能力的强弱依次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交换性镁及镁饱和度与牧草的相对产量、吸镁量以及玉米小苗的含镁量、吸镁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此初步认为可用作土壤镁素诊断指标。酸深性镁的有效性也较高,但因其释放速度较慢,不宜作为诊断指标,可用以评价土壤有效镁的补充能力。  相似文献   
53.
反义AcInv基因转化马铃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马铃薯反义AcInv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选用生产上推广的9个普通四倍体栽培种,对影响转化的各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卡那霉素(Km)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生根过程中为50 mg/L。外植体的预培养为:茎段2 d,叶盘3 d效果较好;农杆菌浓度当OD600值为0.5时对茎段和叶盘的转化效果均较佳;茎段和叶盘侵染时间分别达8 min和10 min时转化率较高;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 d和3 d时,茎段和叶盘的转化率较高;各个品种的外植体在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只有1号(“大西洋”)最后从愈伤组织上分化成苗,形成正常植株,植株再生率为11.2 %,PCR扩增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为阳性。  相似文献   
54.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籽粒氨基酸分析表明,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以种子干重为基础)是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函数,不同种类氨基酸与籽粒蛋白的回归关系不同,小麦籽粒氨基酸以及谷氨酸,脯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和天冬氨酸次之,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低,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值为50%左右,高蛋白品种以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低蛋白品种以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55.
饲粮中添加叶酸对乐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本地猪种乐平花猪以探讨饲粮中添加叶酸对繁殖母猪的作用效应。27头经产母猪根据年龄、胎次与系祖来源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在妊娠和哺乳期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叶酸0(作为对照)、2mg/kg和6mg/kg。结果表明:添加叶酸提高了总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40日龄育成数(P<0.1或P<0.05),尤其是添加叶酸6mg/kg组的总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1.89头和1.34头;3个处理组的仔猪平均初生体重没有明显差异(P>0.25),但是初生窝重及40日龄断奶窝重随着补充叶酸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P<0.1或P<0.01)。虽然各处理组的母猪在繁殖周期各阶段的体重没有变化(P>0.25)。,但添加叶酸组母猪的孕期增重及哺乳期掉膘却趋向于增加,且母猪妊娠期的增重愈多,其哺乳期掉膘亦愈多。本研究结果证明,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基础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叶酸,通过增加其窝产活仔数可以进一步发挥乐平母猪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6.
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药物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抗菌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分析了其热分解机理,并剖析了喹诺酮类药物有机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考察不同溶剂、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酸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两种酸酐合成的最佳工艺分别为:①桐油:顺丁稀二酸酐=20:5.5 ,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115℃,不加溶剂;②桐酸:顺丁稀二酸酐=10:2.6,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140℃,不加溶剂.用红外光谱比较两者的结构.用不同酸值的两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测试胶化时间,结果为酸值越大,胶化时间越短;游离酸值越小,胶化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58.
白云石对酸性红黄壤上油菜、玉米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白云石改良酸性红黄壤田间定位试验第3、4季油菜和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白云石的处理与对照比较仍能明显地促进油菜、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显著地提高作物的籽粒产量.其中施用1 600 kg/hm2白云石处理的油菜、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 518、4 928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6.2 %和 44.6%;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效益分别为4 734和4 435元/hm2.施用白云石表现出了显著的后效.  相似文献   
59.
将起源于黄色菌(Flavobacteriumsp.KI72)的6─氨基己酸二聚体水解酶(EⅡ)基因以质粒pTS1209为载体,转入假单孢菌PseudomonasputidaNT1126中,得到具有EⅡ高表达活性转基因株,表明以假单胞菌为宿主进行EⅡ酶分子育种的可行性,并为EⅡ酶尚处于进化中的推论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60.
 对山桃和栽培桃品种杂交后代 10 7个个体 (分成 2 2个毛桃和 85个油桃 ,或 75个白肉桃和 3 2个黄肉桃 )的果实糖酸含量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占总可溶性糖的 65%左右和总酸含量的 50 %。油桃各基因型的蔗糖、果糖、山梨糖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奎宁酸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毛桃 ,而毛桃和油桃基因型之间的苹果酸、柠檬酸、总酸平均含量及糖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有毛桃和油桃基因型的莽草酸含量都很低 ,为 0 .0 11~ 0 .0 46meq·10 0g- 1FW。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正相关 (r =0 .63 ) ,蔗糖、葡萄糖、果糖分别与山梨糖醇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 ,且苹果酸与蔗糖、山梨糖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毛桃的平均单果重显著大于油桃 ,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与果实的大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此外 ,盛花后果实发育天数影响果实内糖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