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98篇
  26篇
综合类   34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何金梅  付双喜  陈添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30-19434
[目的]研究2005年5月30日甘肃中部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三维结构及回波特征量。[方法]利用兰州CINRAD/CC多普勒雷达监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甘肃中部一次罕见的超级单体风暴三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青藏高原东北侧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三维结构及其回波特征指标,以寻找这次出现罕见大冰雹的原因。[结果]这次大范围强风暴是在蒙古冷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主体回波发展成熟时期,在反射率因子图上,低层风暴左前方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右后侧呈现典型的钩状、"人"字型回波特征;低层有界弱回波区(穹隆)与高层强回波悬垂体相对应;强反射率因子区超过60 dBz;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呈现一个弱中气旋。VIL的跃增特性可作为判断冰雹增长开始的指标之一,几乎所有VIL密度≥4.00 g/m3的风暴对于判断降大冰雹(直径≥20 mm)的可能性比VIL具有更明显的指示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和人工防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新的蛋白质组分分离方法,对黄淮部分冬麦区25个小麦品种籽粒的单体蛋白含量、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不溶性谷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蛋白质组分与其它蛋白质指标、面条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淮冬麦区小麦的平均单体蛋白、可溶性谷蛋白和不溶性谷蛋白的比例为3.7∶1.0∶1.8;与有关文献比较,分析样品的单体蛋白含量偏低,可溶性谷蛋白含量偏高,不溶性谷蛋白含量较低,这可能就是面包小麦和面条小麦在蛋白质组成上的本质区别。单体蛋白对于面条拉伸特性作用小于谷蛋白。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不溶性谷蛋白含量与其它蛋白质  相似文献   
53.
我们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对草原黄鼠(Citellusdauricuspallas)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草原黄鼠二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除有国内外报道的2n=36的个体外;还有2n=37的个体;2n=38的个体,2n=37的个体1条不能配对染色体单体,其形态特殊,按其大小位于在第13对和第14对之间;2n=38的个体,依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确认为第10对和第13对为三体。另外还发现在草原黄鼠17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髓体清晰可见,而两条染色体上面体大小略有差异,我们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草原黄鼠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异常是环境诱变所致。  相似文献   
54.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55.
HPLC法测定不同葡萄品种成熟过程中单体酚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用HPLC法同时测定黑比诺、梅尔诺、霞多丽葡萄成熟过程中6种酚(没食子酸、安息香酸、儿茶素、丁香酸、芦丁、阿魏酸)的方法,测定了其含量,并比较了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采用Hibar RT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0 mm×5μm),16%乙腈水溶液(含1%乙酸),1.0 mL/min等压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葡萄中的主要单体酚。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红葡萄(梅尔诺和黑比诺)中单体酚含量均高于白葡萄(霞多丽)。儿茶素、芦丁和丁香酸含量随着葡萄成熟逐渐减少,其中儿茶素含量减少幅度最大;安息香酸含量在葡萄成熟前期迅速减少,其后下降缓慢,采收前1周迅速增加;在梅尔诺中没食子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在黑比诺和霞多丽中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供试葡萄品种中,儿茶素含量最高,阿魏酸含量最低,依次为儿茶素>安息香酸>没食子酸>芦丁>丁香酸>阿魏酸。  相似文献   
56.
利用蓝粒单体小麦,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通过大群体筛选和定向选择的方法,结合细胞学观察,已选育出7种稳定的自花结实正常的缺体小麦,为选育整套的缺体小麦系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逆流色谱技术在茶叶天然产物上的应用,包括分离纯化儿茶素和茶黄素单体、茶红素和茶叶生物碱。本文还介绍了逆流色谱技术领域的两项新技术——pH区域精提逆流色谱技术和消减固定相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茶叶天然产物上的应用。这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中草药天然产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8.
利用位于陕西延安的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1年6月25日13:50~ 15:50陕西北部志丹县的一次典型的超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6月25日12:36左右起源于陕北靖边县上空,13:56左右在志丹境内发展为超级单体风暴,其生命史为2h;在风暴中,观测到了低层前侧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BWER)、中气旋(M)等超级单体风暴特征,中气旋在风暴中维持了50 min.通过各种气象资料的分析表明,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雷达回波中心强度(DBZM)、雷达回波中心高度(HT)、雷达回波顶高(TOP)、中气旋(M)等产品对超级单体风暴有较好的识别和预报能力.超级单体风暴过程中持续增高的VIL值和保持一定高的反射因子最大中心强度(DBZM)对识别超级单体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超级单体VIL值、反射因子最大中心强度(DBZM)、回波顶高(TOP)在发展到成熟期均持续增长过程中,其参数值保持在一定的高位;非超级单体出现短时强降水前,VIL、DBZM、TOP、HT达到相应值后,成熟期VIL、TOP、HT值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回波顶高较超级单体低;超单体VIL值和反射因子强回波中心高度值在风暴发展过程中起伏大,反映出超单体发展过程中风暴内部对流十分的旺盛.  相似文献   
59.
福州第一中学新校区规划与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州一中新校区的招生规模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提出福州一中新校区的发展定位、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0.
银杏酸单体制备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石油醚回流提取得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银杏酸(GA)混合物,再经制备色谱柱多次分离,反复制备得到6种单体:银杏酸C13:0、C15:1、C17:2、C15:0、C17:1和一种未知新化合物,各单体纯度都达95%以上,可作为银杏产品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定量分析的对照品,初步鉴定该未知物是一种新的银杏酸。测定了粗提物、银杏酸混合物及3种不同单体对17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银杏酸是银杏外种皮中抗菌活性成分之一,不同银杏酸单体的抗菌活性存在差异,C13:0的抗菌活性显著高于C15:1和C17:1的活性,C15:1的活性高于C17:1银杏酸的抗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中苯环上第六位取代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