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随着贵州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牧草品种黔金荞麦1号以其产量、品质优异,适应性极强,在贵州省的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为推动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在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的范围、生产条件、种植、利用、草产品加工等方面描述了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2.
在自然光照100%(A)、85.2%(B)、75.8%(C)、59.7%(D)4种光照强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金荞麦生长发育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减弱缩短了金荞麦营养生长时问,提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生殖生长时间明显延长,整个生育期延长。光照强度的减弱会造成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一级分枝数、光合产物减少,下降幅度随光照强度减弱程度的增加而增大,适度遮光(处理B)增加了茎的高度,生长前期(分枝期)叶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试验测得其乙醇提取液中(-)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含量达到10.019 mg/m L,占其块根干物质重的1.85%;牛津杯法表明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黑曲霉、灰绿青霉没有抑制作用;二倍稀释法表明(-)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MIC分别为1.252、2.505、5.010、5.010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5.010 mg/m L。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黔金荞麦1号(Fagopyrum dibotrys CV.Qianjin No.1)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加快金荞麦育成品种的推广利用,以黔金荞麦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水分胁迫,测定分析了水分胁迫下育成品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各指标无显著变化。处理组黔金荞麦1号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及过氧化物(POD)和过氧化氢(CAT)酶活性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降低趋势。轻、中度水分胁迫时,黔金荞麦1号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来减轻水分胁迫伤害,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重度水分胁迫时,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护酶活性减弱,细胞膜受伤害程度增强,光合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35.
铝对荞麦和金荞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荞麦和金荞麦为实验材料,用砂培方法研究Al胁迫下荞麦和金荞麦根系分泌电解质、糖和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Al胁迫条件下,电解质外渗率、糖类随Al^3 浓度升高而增加;在低浓度Al^3 作用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氨基酸分泌量增加,当处理浓度高于相应浓度时,氨基酸分泌量随浓度升高而减少。Al胁迫使荞麦和金荞麦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浓度发生改变,与其缓解Al毒害相关。  相似文献   
36.
金荞麦内转录间隔区(ITS)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琦  曾子贤  邵继荣  陈惠  唐宇 《草业学报》2007,16(5):127-132
以2份金荞麦为材料,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均获得长约700 bp的特异性产物。测序结果表明,金荞麦1号样品包含ITS序列660 bp,金荞麦2号样品包含ITS序列646 bp,在Gene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DQ780602和DQ780600。对现有金荞麦ITS的序列比对表明,其同源率为80.2%~93.1%,变异位点主要在ITS1,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邻接法构建了金荞麦的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37.
1、用茵陈、鸡内金、金荞麦各40克,丹参30克,川芎、银杏叶各20克,虎杖、黄芪、赤芍各15克,黄芩10克,冬虫夏草5克,共为细末,蜂蜜为丸,每丸重5克。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次1丸,日服3次。2、用当归10克,白芍、草八角、木茄花各15克,公英膏30克,甘草1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5克,1日3次。一般服用2~3个月可使大、小三阳转阴。若方中加鳖甲30克,山甲15克,三七果10克,茯苓15克,对肝硬化亦有效。!治疗乙型肝炎秘方二则@刘德金  相似文献   
38.
金荞麦的离体快繁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试验结果表明: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为MS附加2mg/LBA,0.2mg/LIBA;同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于添加一定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均可诱导金荞多倍体的产生,但以浸泡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最高的诱导率可达43.3%。通过试管苗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鉴定出同源四倍体,为今后优良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金荞麦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金荞麦野生资源,对金荞麦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产品开发、生长习性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旨在为金荞麦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对策和能力,揭示其抗旱机制,本试验以8个优异金荞麦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法,研究持续干旱下金荞麦细胞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并利用主成分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金荞麦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等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维持细胞膨压;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保护细胞膜免遭伤害。SS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Pro。SOD和CAT酶在活性氧清除反应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抗旱性强的金荞麦非光化学猝灭升高,保护细胞及光合结构不受损伤;叶面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地下生物量增加保证了较高的水分利用率。8个金荞麦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为:JQ6 >JQ3 >JQ2 >JQ4 >JQ1 >JQ8 >JQ5 >JQ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