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盆栽菊花成功的标志是花大、色艳、株矮、叶全,而要达到矮化的要求,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扦插适时。菊花繁殖通常采用扦插方法,扦插时间是盆栽菊花能否矮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品种如‘早黄'、‘金杯'、‘金背大红'、‘黄牡丹'、‘醉蟹'等,宜在5月上中旬扦插,高秆品种要晚插,矮秆品种要早插,为使株不盈尺,有些品种如三叉九顶菊宜在6月份、独本菊宜在7月~8月份。深栽。在幼苗上盆时,将根系植于盆的底部,这样比栽在底的上部,要深8cm~10cm,而且土中茎干可逢节生根,植株生长会更加旺盛。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耗水特性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利用植物茎流计,测定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塔中段乔木状沙拐枣茎干液流变化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株乔木状沙拐枣在一个生长季内的日平均耗水量为4 183.4 g;在现行的灌溉管理条件下,4~10月3株基径为3.6,3.1,1.9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平均耗水量分别为6 203.5,4 829.1,1 517.5 g;7月份是耗水量最大的季节.乔木状沙拐枣液流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并随环境因子的变化有所波动;液流高峰值出现在12:00~15:00,最小值出现在0:00~3:00,夜间仍保持较高的液流速率.乔木状沙拐枣液流速率与基径呈正相关关系,在6月底,3株基径为3.6,3.1,2.1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耗水量分别为9 521.2,5 803.1 g/d和1 818.8 g/d.不同天气条件下沙拐枣日平均率日耗水量的排列顺序为:小雨<阴天<浮尘<沙尘暴<多云<晴天.干旱的环境条件和较为充足的水分供应是耗水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利用热脉冲茎流计监测西北旱区盛果期苹果树茎干液流变化规律,采用自动气象站测定气象因素的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苹果树液流量的动态变化并分别采用基于冠层变化的季节蒸发蒸腾模型(Cj)、双作物系数模型(Kcb)和Priestley-Taylor模型对日均蒸腾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日均茎干液流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基于冠层变化的季节蒸发蒸腾模型可以准确估算西北旱区盛果期果树的日均蒸腾量,模拟的日均蒸腾量可以减小液流量的时滞影响,提高长时间估算果树蒸腾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87.
九龙戏珠又名小叶珍珠果、九节龙,属紫金牛科常绿半灌木。全株具褐色分节毛,茎下部匍匐生根,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叶柄短,通常4~5片,集生于茎干,叶片椭圆形、长2~5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叶缘有  相似文献   
88.
<正>我的酒瓶兰已陪伴我11个年头了。它刚到我家时茎干低矮,基部的"酒瓶"还很小,叶片宽短、开张,我因为好奇那个"酒瓶",所以决定好好地侍候它。但又从心底里觉得这种原产热带地区的植物,在北方肯定不容易落户,只能尽心尽力,希望养得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工作忙,经常忘记给它浇水,有时间隔近一个月才想起浇一次。每每那时我都觉得很惭愧,暗想,这样下去肯定养不了太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89.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探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和在栓皮栎不同器官间的调配关系,为阐明栓皮栎生长过程中的碳调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秦岭东段栓皮栎优势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栓皮栎生长季、非生长季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两器官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期,通过直接观察监测叶物候指标。【结果】1)栓皮栎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根NSC含量均值(13.96%)高于茎干(6.24%),这主要与器官的功能性差异有关。2)除淀粉外,NS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在粗根和茎干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0.05)。3)茎干NSC含量峰值较粗根相比有滞后性(约半个月)。粗根NSC含量下降同期茎干径向生长启动,其NSC含量上升到最大值,这说明栓皮栎器官间存在碳调配关系。由于栓皮栎展叶时间晚于茎干径向生长,茎干径向生长启动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来源粗根中储存的NSC。【结论】栓皮栎粗根和茎干NSC及其组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粗根和茎干之间存在NSC动态调配关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油松生长季夜间液流特征和环境驱动因素的研究,揭示夜间液流组分拆分特征,探讨夜间液流的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茎干补水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为华北土石山区水资源和水源涵养林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土石山区的油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径阶大小选取18棵样树,在2014年生长季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TDP)持续观测夜间液流,结合称重式蒸渗仪和自制微型蒸渗仪来计算蒸腾量,解析夜间液流的去向;并进行夜间液流与土壤含水量、大气温度、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以确定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在6—9月典型晴天,夜间液流速率都呈逐渐降低趋势,18:00—24:00的夜间液流速率高于00:00—05:00,夜间液流主要用于对白天失水过多的茎干进行补水,以至于在24:00时油松茎干储水量基本达到饱和,因此,00:00—05:00夜间液流速率趋于稳定;油松夜间液流用于茎干补水的比例(95.34%)显著高于用于夜间蒸腾量的比例(4.66%);油松夜间茎干补水量与饱和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93, P <0.01),而对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