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灌溉量对多枝柽柳水分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热平衡式茎流计和压力室,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的水分生理及生长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不同,在灌溉量为35 kg/(株·次)和28 kg/(株·次)条件下,茎干液流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液流速率较高,变幅较大;但在灌溉量为17.5 kg/(株·次)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液流速率较低,变幅也较大.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日平均液流速率逐渐降低,日液流累积量也随之降低,日累积液流量分别为6 643.04 g,5 665.88 g,2 827.81 g.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的清晨和午后水势都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其中灌溉量对清晨水势的影响较大.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的基径、新枝长度以及新枝直径都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减小,其平均生长速率也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额济纳绿洲中柽柳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柽柳灌丛液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下,柽柳在开始生长的初期(5-6上旬),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05-0.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0.8-1.2L.d-1,在生长旺盛时期,液流通量为0.06-0.1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1.1-1.5L.d-1;在生长的后期(6月-9月),液流通量明显下降(9月下旬-10月),液流通量为0.04-0.06L.cm-2.d-1;在液流的日变化中,树液流速具有的多峰变化趋势,在中午有短暂液流明显减小的现象,晚上有明显液流上升,以补充树冠部分的水分储存;随着胸径的增大,茎流速率和茎流量也随之增大;在生长季节地径4-5cm的柽柳日平均耗水量1.25L,整个生长季节耗水量为150.8L。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沙柳(Salix psammophila)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生长季节利用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在人工模拟干旱的条件下,对5个种源沙柳苗木的连日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个种源沙柳的连日耗水量呈现一致的波动递减趋势;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民勤和榆林种源提前到10:00-14:00。白天平均耗水速率和最大耗水速率均是适宜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民勤种源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总耗水量最小为1876.9g,其次是达拉特种源(1972.8g)和盐池种源(2001.8g),耗水量最大是乌审旗(2200.6g)和榆林种源(2112.9g)。沙柳各种源最大耗水速率与白天平均耗水速率的比值非常接近,平均为1.56,根据这一比例关系,在对沙柳的最大耗水速率进行测定后,可以推算出其白天的平均耗水速率,并进一步推算白天(或整天)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4.
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柠条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JA2103N千分之一天平和自动气象站对毛乌素沙地优生灌木树种柠条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①柠条锦鸡儿茎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为7:00,9:00左右达液流峰值,峰值大小168~450 g/h,20:00左右降为最低,晚间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②柠条锦鸡儿的茎干液流日变化曲线与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③柠条锦鸡儿白天液流速率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5.
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的平茬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极端生境胁迫下,乔木状沙拐枣种植7-8年后即出现长势减弱,自然枯死等现象,本文对7a生乔木状沙拐枣植株进行了人工平茬试验,并对其平茬效益做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乔木状沙拐枣的再生能力较强,第一次平茬后新生枝株高,冠幅,地径等迅速增长,且经过第二次平茬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生物效益显著。(2)平茬后乔木状沙拐枣生长旺盛,特别是同化枝表面积增长最快,第一次平茬植株生长2年后其同化枝面积大小已接近未平茬植株。(3)在沙漠公路防护林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灌溉制度下,对老化衰退的乔木状沙拐枣植株进行平茬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茬促进了乔木状沙拐枣的生长发育,从复壮更新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乔木状沙拐枣的再生和防护林生态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平茬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持续稳定的发展,对防护林内衰退的乔木状沙拐枣进行不同留茬高度和不同灌水量的平茬实验,选取萌蘖条数、株高、冠幅、萌蘖条地径、地上生物量5项指标评价平茬效果。结果表明:1)平茬后乔木状沙拐枣的萌芽期推迟10天左右,但萌蘖株的生长势明显好于未平茬植株,合理的留茬处理更能促进这一优势的发挥。2)平茬当年,不同留茬高度处理萌蘖株月生长动态一致,即株高、冠幅和地径均呈"S"型增长,而萌条数呈对数增长,但留茬高度对萌蘖条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效果为:10cm20cm15cm5cm。3)灌水量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极大的影响着防护林内乔木沙拐枣的平茬效果,单次灌水量45L/株的平茬效果明显好于22.5L/株。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缝沟灌对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以及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0 ~40 cm土壤含水率覆膜平均高于露地5.5%,40~80 cm覆膜平均高于露地2.9%,80~120 cm 覆膜平均高于露地1.3%;覆膜后在耕作层内土壤温度高于露地,且8∶00、14∶00、20∶00三个时刻,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13℃、0.57℃和0.34℃,均低于露地对应的2.06℃、1.38℃和1.01℃;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夏玉米株高高于露地49 cm,干物质最大相差126 g/株. 研究表明覆膜后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冀北山地白桦全生长季树干液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组织热平衡原理,运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对冀北山地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气温、相对湿度、净辐射、总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研究其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五台地区白桦树干液流启动于4月下旬,结束于10月上旬,前后历时160多天。晴天条件下,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2)生长季各月白桦树干液流速率日均值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以7、8月最高,分别达到0.074和0.083kg·h~(-1)·cm~(-1);5、6、9月次之,达到0.06kg·h~(-1)·cm~(-1)以上。3)白桦5-9月单株日耗水量在65.04-86.69kg·tree-1·d-1之间;生长季单株总耗水量11452.07kg·tree-1,其中以7、8月耗水量最大,分别为2374.32和2687.24kg·tree-1。4)白桦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净辐射、总辐射、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相关关系不显著。辐射和气温是影响白桦树干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沙漠公路防护林林带裸露与沙埋处理下的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特征,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同化枝、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用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3种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在2种处理下均存在显著差异,沙埋处理下凋落物质量损失大于裸露处理,至分解试验结束,裸露处理下梭梭、乔木状沙拐枣和多枝柽柳的失重率分别为7%、6.8%、18.1%;沙埋处理下梭梭、乔木状沙拐枣和多枝柽柳的失重率分别为23.7%、9.7%、21.9%;(2)分解过程中,2种处理下凋落物C、N、P含量变化不太一致,梭梭与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的N与P含量均呈净富集状态,而C含量则呈现净释放状态;多枝柽柳叶的N和P含量分别呈净富集、净释放状态,C含量为富集-释放状态;(3)分解速率k值与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凋落物初始N、P、C:N与C:P含量对分解速率影响显著(P<0.01)。这些结果说明,在极端干旱区,沙埋对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树干液流规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F-300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分析比较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人工种植和原生条件下,梭梭树干液流及其土壤水分的变化,建立了人工种植梭梭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人工种植梭梭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呈近似 “S”型,与土壤含水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双峰型,昼夜变化明显,对气温的时滞约1 h;原生梭梭耗水特征相对稳定,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近似直线型,与土壤含水率无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多峰型,无明显日过程。观测期人工梭梭单位面积液流通量平均为0.240 L/(cm2.d),是原生梭梭的1.5倍;降雨后人工和原生梭梭液流速率峰值分别比降雨前提前3 h和30 min。  相似文献   

11.
17种蔬菜中铅铬镉元素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的17种蔬菜 ,15 2个样品中的铅、铬、镉含量。并用翔实的测试数据分析了蔬菜中的铅、铬、镉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铅是我省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所检测的 17种蔬菜中 ,有 9.9%蔬菜样品的铅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量 ;铬和镉只发现在个别蔬菜上有污染 ,超标率分别为 1.3 %和 2 .0 %。西安市是我省蔬菜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超标率为 10 .7% ,汉中市和咸阳市只发现在个别蔬菜上有重金属污染 ,超标率分别为 5 .0 %和 3 .9% ,宝鸡、渭南和铜川三市蔬菜无一超标 ,合格率为 10 0 %。从而探明了我省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南疆地区近四千年来气候与环境演化的研究表明 ,本地区气候环境的干旱状况持续未变 ,但期间仍有若干次相对凉湿与暖干旱时期的波动 ,且揭示出 3 .0 ka B.P.、2 .0 ka B.P.、1.5 ka B.P.、1.0 ka B.P.、0 .2 ka B.P.五个气候突变转干时间界线。本研究揭示了近四千年来本地区持续干旱化的特征 ,并有后期加剧的趋势 ,并指出历史时期南疆地区若干人文事件的发生如近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的兴衰、南疆古城镇的废弃等与气候环境演化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准对应关系 ,表明气候环境的自然演化是影响人地关系类型与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锂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越来越广,世界各地锂产品的需要量逐年增加,价格越来越高。青海柴达木盆地有着丰富的盐湖锂矿资源,大力开发锂及其化合物产品,对于振兴青海经济将会起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从锂的应用、柴达木盆地及世界锂盐资源、市场需求、提锂工艺及盆地盐湖锂盐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D—1菌株系从自然死亡的灯蛾虫尸分离的一株苏云金杆菌新菌株。经菌种鉴定与Bt.var.kurstaki相同,属血清Ⅲ型。其培养特性表现为: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适应范围较小,在温度28-30℃,培养基含固量为4.1-6.7%,C/N为5.7-6.2时发酵正常。32℃以上和浓培养基则影响其正常繁殖。这与HD-1菌株相吻合。对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和松毛虫等4种昆虫毒力测定结果表明,D—1菌兼有H_5型青虫菌81—6和H_3型HD-1的杀虫特性。它对菜青虫和松毛虫的毒力与81—6相接近而高出HD—12.7—5.1倍。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毒力则明显高于81—6也比HD—1强。  相似文献   

15.
卢爱平 《昆虫天敌》1994,16(3):107-113
1990年因广东省松突圆蚧危害严重,故特从日本冲绳岛及面垣岛引进天敌日本异花角蚜小蜂以繁殖防治,同时,笔者在日本的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中发现另一种寄生蜂匀鞭蚜小蜂Encarsia sp.其生活史及防治情况将另文介绍.本文介绍电镜下该蜂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荒漠植物区系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中国西北荒漠植物区系的 68 个科、361 个属、1079 个种植物的分布区类型、性状、生境、产地等进行系统调查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国西北荒漠植物区系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该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对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西北干旱区土壤的生态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干旱区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及其生态意义,土壤的理化性状、养分特征以及在盐碱化、沙化和灌耕条件下的变化,并论证了这种变化在生态功能上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干旱土壤分布具明显空间垂直地带性及径向分布规律。极端干旱条件下的暖温带棕漠土的生态功能最差,其他土壤的生态功能排序依次为灰棕漠土< 灰漠土< 灰钙土(棕钙土)< 灌耕土< 草甸土类;②土壤生态性能在灌耕,风沙及盐碱化条件下发生显著变化,耕灌条件下使高生态性能的土壤逐渐退化而低生态性能土壤有所改善;盐碱化和风沙化的结果使土壤贫瘠化和粗质化,生态性能严重退化;干旱区平原土壤的生态特征与变化规律决定了其具有潜在荒漠化倾向。对干旱区土壤和生态特性及其变化的认识,是干旱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沙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沙害主要取决于两个系统因素的共同作用 :动力系统—风力和响应系统—下垫面状况。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复杂多样 ,沙源充足 ;起沙风频数高 ,作用时间长 ,防沙难度极大。已建成的高立式芦苇阻沙栅栏和 1 m× 1 m半隐蔽芦苇草方格固沙沙障结合的“阻固”体系 ,有效控制了沙害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定位观测表明 ,沿线起沙风和输沙方向集中于 NE、ENE、E三个方向 ,占 46%~ 68% ,从理论上说 ,应加大风侧 (路东侧 )防护力度 ,而实际上固沙带内部强烈的风蚀与沙埋过程 ,使其有效年限与设置宽度关系不明显 ,宜采取窄宽度勤维修原则 ,上风侧宽度控制在 3 0 m~ 40 m,每 3~ 4年更新一次并及时维修。下风侧可不设置高立式沙障 ,固沙带宽度控制在 1 0 m~ 1 5 m为宜 ;高立式沙障与半隐蔽方格沙障前沿之间空留宽度控制在 8H以内较为适宜。依沙害程度 ,以单一原状芦苇固定沙障、复膜沙袋阻沙体活动沙障及固定沙障与活动沙障有机结合加强前沿阻沙力度 ;不同沙害部位设置不同规格不同高度的半隐蔽方格沙障、固化路肩边坡创造输沙断面等技术 ,形成立体防护体系 ,足以控制沙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 1 983-1 993年退化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与密度的变化 ,将这些种群区分成 6种类型 :优势增长型—羊草 (Leymuschinensis) ;缓慢增长型—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典型衰退型—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变蒿 (Artemisia commutata) ;迟滞衰退型—冷蒿 (Artemisiafrigida) ;中间过渡型—米氏冰草 (Agropyron michnoi)、双齿葱 (Allium bidenta-tum)和洽草 (Koeleria cristata) ;演替中立型—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并依据各种群的拓殖 ,生物产量和根系分布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各种群在恢复演替中的作用。根据种群根系分布范围与种群密度变化的关联 ,本文提出“恢复演替的作用域扩展”概念。在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演替中 ,表现出群落地上部分矮化和地下部分的浅层化 ,恢复演替则表现其逆过程。当恢复演替开始后 ,浅层土壤中最先出现拥挤 ,浅根性植物种群趋于衰退 ,也促使一些种群向土壤深层发展。表现出种群更替的作用空间扩展的趋势。其中衰退种群植株死亡后的资源空间可使拓殖能力强的种群或原种群增长。于是资源与种群增长构成一个反馈调节环。反馈调节使群落演替自组织过程表现出方向性。在恢复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指标均表现出波动性  相似文献   

20.
寄生玉米的6种腐霉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国内12省、自治区、直辖市玉米植株上分离出腐霉菌菌株,依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长抑制温度,以及产生的有性与无性器官,鉴别出6个腐霉种:棘腐霉(Pythium acanthicum Drechsler),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强雄腐霉(P. arrhenomanes Drechsler),禾生腐霉(P.graminicola Subramaniam),肿囊腐霉(P.inflatum Matthews),寡雄腐霉(P.oligandrum Drechsler),其中肿囊腐霉出现频率高,分布广泛。回接玉米表明,腐霉能够侵染玉米并引起病害,肿囊腐霉、禾生腐霉、强雄腐霉、棘腐霉是玉米青枯病的重要致病菌;瓜果腐霉能够引起玉米中部茎节腐烂;寡雄腐霉虽寄生玉米,但对玉米成株无致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