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9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林业   1404篇
农学   933篇
基础科学   702篇
  1884篇
综合类   7049篇
农作物   692篇
水产渔业   465篇
畜牧兽医   1927篇
园艺   584篇
植物保护   712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647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43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910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981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林木施肥的有效立地指数区间与目标肥效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应用“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主要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和确定了林木有效施肥条件和肥效目标,我国杉木施肥的有效立地指数区间为(10,18);林木施肥的最佳经济效益目标增量与立地指数和单位产出价值成正相关,与不施肥的产量,优势木的平均养分浓度及单位投入价值成反相关,在自然土壤肥力状况下,氮磷钾为高目标肥效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92.
涡湖水质调查与富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4月-2005年4月对涌湖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pH值、DO、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无机氮、总磷等水质参数年内变化规律。采用涌湖富营养状态指数评价其富营养化程度,并对比了20年来该湖富营养化状况。研究表明,涌湖水体夏季DO为3.98mg/L、生化需氧量年均值为4.98mg/L、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为4.59mg/L、总无机氮年均值为1.37mg/L、总磷年均值为0.209mg/L;除南部部分水域属中-富营养后期外,大部水域营养状态处于富营养期,且富营养化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弱;氮磷物质含量明显上升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水质恶化和网围养殖过密造成水质污染和湖泊环境功能破坏,从而导致氮磷累积。  相似文献   
993.
通过设计的割草施肥试验,研究了施用磷酸二胺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组成及草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磷酸二胺对1年割1次草地的增产效果显著,施肥当年,P2(40kg·hm-2)、P3(60kg·hm-2)、P4(80kg·hm-2)分别较不施肥对照增产28.98%、22.28%和24.37%(P<0.05),翌年P4残效仍较对照增产17.59%(P<0.05);对1年割2次和不割草对照都没有显著增产,前者表现出肥料施用量不足,后者是由于多年围封系统自身养分亏缺量较少且厚实的凋落物阻碍养分的有效利用。(2)1年割1次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年割2次的最低。3种割草制度下,随着磷酸二胺施用量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波动性地增长趋势,而均匀性指数却呈波动下降,但变幅不大。(3)在P4条件下,大针茅和羊草在1年割1次和不割草对照中能实现等补偿,而在1年割2次中均为不足补偿,而糙隐子草恰恰相反,在P3、P4水平下表现出超补偿的现象,最高C值均出现在1年割2次中;施用磷酸二胺后,羊草与大针茅的氮含量均随施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提高的幅度在不割草对照中较1年割1次要高;糙隐子草的氮含量几乎未见增长。3种植物的全磷含量均随着施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羊草与大针茅在不割草处理中的增长幅度要高于1年割1次,而糙隐子草却正好相反。(4)施用磷酸二胺在1年割1次中对草地质量指数的提高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轮割制度,且施肥量为80kg·hm-2的处理下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相似文献   
994.
在黄瓜早熟栽培中,培育壮苗是一个重要环节.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浸种处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明显促进黄瓜种子萌发、提高发牙率、降低株高、减小叶面积、提高壮苗指数、增加根冠比.其中,20 mg/L处理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5.
李京梅  李永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37-20839
利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0年6月3日发生在三门峡市的强对流风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过程发生时东北低涡稳定少动,贝湖高压脊前强盛的偏北气流不断向低涡中输送冷空气,低涡后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三门峡。过程发生前低空东风急流建立,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上干下湿、上冷下暖的环境场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在预报过程中,三门峡附近郑州探空站K指数的变化对当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另外分析多普勒雷达资料发现,当组合反射率因子达60 dBz,同时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35 kg/m2时,产生局地冰雹的可能性非常大。雷达径向速度场中,零等速线呈反"S"形,风向随高度逆时针旋转,雷达站附近有冷平流存在,为对流天气的持续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在风暴前沿与强回波相对应的有辐合并伴有中气旋,中气旋的出现有利于将冷空气带入对流风暴,促使对流持续旺盛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波尔山羊部分生产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16 8头波尔种羊及其 345头后裔资料计算波尔山羊初生重、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的主效基因指数 ,并对其中 12头公羊的 2 5 6头后裔的窝产羔数、羔羊初生重、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窝产羔数、羔羊初生重、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 0 15 ,0 4 3,0 39和 0 35。产羔数与羔羊初生重、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2 ,0 4 5和 0 4 6 ;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4,- 0 36和 - 0 4 1。羔羊初生重与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9和 0 6 2 ;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4和 0 72。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8和 0 78。主效基因指数分析表明 ,初生重不存在主效基因遗传 ,而 1月龄和 2月龄体重存在主效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在灌水和旱棚鉴定条件下,以13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基因型间差异,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DI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小麦品种抗旱机制和抗旱表现的复杂性要求选择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评价指标。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DI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98.
北京山区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调查数据,对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落叶松林、栓皮栎林、油松林)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对群落各层的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一致,落叶松林中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大,栓皮栎林中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大,而油松林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大。采用M-Gordon稳定性测定方法对3种人工林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3种人工林群落基本都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油松林、栓皮栎林和落叶松林,其变化趋势与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的变化趋势一致,即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以及草本层的物种越丰富,群落越稳定。  相似文献   
999.
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表现为:(1)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3)叶绿素含量平均高1.1%-15.6%;(4)SOD酶活性高5.6%-16.0%;(5)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MDA与上述5个产量性状呈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崂山风景区景观要素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崂山风景区的林相图和1983年、1991年、2001年3期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的支持下,对崂山风景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景观多样性较低,整个景现被黑松与落叶松林占据了80%以上的面积。但从1983~2001年的变化上看,景观多样性有加大的趋势;(2)黑松的面枳变化很小,但落叶松林面积有所下降,刺槐、赤松、空地面积有所加大;(3)分维指数主要在1.25~1.35,说明整体斑块的边缘比较规则且变化小;有林地的散布与毗邻指数在1991~2001年间整体加大,其中黑松与落叶松分别增大到73.51、76.48,说明分布呈零散分布的趋势;(4)景观格局的分布中,类斑的分布与坡度呈正态分布;类斑与坡向没有较大关系,分布较均匀;类斑集中分布在201~800m的高程区,类斑块数与多样性在401~600m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