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1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074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649篇
综合类   6960篇
农作物   1172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61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 ,设计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等 7个不同时期氮肥处理 ,研究其对扬稻 6号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施用基肥、分蘖肥均能显著提高拔节期、倒 2叶期每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 ;②在施氮量较少的情况下 ,无论是作为基肥 ,还是作为分蘖肥、促花肥施用 ,均能显著提高抽穗期的每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 ,且施氮时期越早 ,促进作用越大 ;③在施用分蘖肥的基础上 ,施用促花肥能显著提高每株根干重 ,施用保花肥可促进不定根的伸长 ,增加每株不定根总长度 ;④产量随着每株根干重、每株不定根数、单位长度不定根重的提高而增加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86 、0 .715 9 、0 .5 5 47 。  相似文献   
972.
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小偃6号抽穗后绿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抽穗后绿叶面积参数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如不同处理绿叶持续天数为27~40天、绿叶持续期为9~22天、单茎最大绿叶面积为82~105cm2等;籽粒产量随绿叶持续期的延长而增加,与绿叶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明显;小麦绿叶面积参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氮肥的多少,底墒的调节作用有限;抽穗后维持较高绿叶面积和作用时间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绿肥、猪粪及稻草后的稻田土壤供氮过程。绿肥耕翻后,前一阶段矿化氮量变化符合二次方程=-1.70+0.629x-0.0164x~2,峰值出现在压青后第20d,后一阶段自水稻分蘖盛期开始,绿肥氮在水稻根系影响下矿化,并大部分被水稻吸收,吸氮过程可用直线方程模拟,猪粪氮的矿化是缓慢较长的持续过程,早稻一季矿化率20.9%,猪粪氮与稻草氮的矿化量与施用后的天数有良好的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974.
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和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动态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对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方程求导,得到了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速率。玉米生长期间干物质累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亦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氮肥利用率与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速率有类似变化趋势;氮肥最高瞬时利用率与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灌水明显提高了氮肥累积利用率和瞬时利用率;水分和氮素供应虽然增加了养分吸收速率和干物质累积速率,但未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5.
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尿素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氮肥增效剂对土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以有机-无机复合剂I抑制率最高,在玉米生长51 d和64d达15.80%和21.34%;4种复合增效剂均增加玉米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玉米果穗长、减少秃尖度,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还增加玉米百粒重.施用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较对照增产3.3%~8.2%,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增量最大.复合氮肥增效剂明显地提高了玉米茎叶和籽粒氮含量,氮素利用率提高4.4~7.1个百分点,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处理为最大.  相似文献   
976.
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表明:氮磷钾用量对商品鲜苞产量有显著增产作用,其影响顺序为:氮>钾>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施N、P_2O_5、K_2O分别为18.2kg、6.3kg、18kg时,可获最高鲜苞产量640kg/亩。钾可显著提高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氮、磷则在某一用量(每亩N6.7kg、P_2O_55kg)时,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最低,氮、磷分别小于以上用量时,水溶性糖随养分增加而下降,大于以上用量时,糖分随养分增加而增加。综合商品鲜苞产量与糖分含量两项指标,可推荐甜玉米合适施肥量为N18.2kg/亩,P_2O_56.3kg/亩,K_2O18kg/亩,其配比为N:P_2O_5:K_2O=1:0.35:1。  相似文献   
977.
氮肥运筹对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文章以粮饲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氮肥运筹下玉米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和追肥时期、比例对粮饲兼用品种农大108和青贮专用品种科青1号的农艺性状、群体鲜、干物质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施氮水平下,两品种群体鲜物质积累量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单峰曲线变化,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增长.玉米饲用栽培优化施氮量为337.5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按3:6:1的比例追肥3次,可以显著改善植株生长状况,提高玉米生物产量,在物质生产的角度提倡适量增施氮肥和氮肥适量后移.  相似文献   
978.
兔类尿和硫酸铵交叉标记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兔粪尿是含有大量有效性养分的有机肥料,增产效果相当于等氮量硫铵。水稻对兔粪尿氮利用率为31%~42%,在无机氮肥配合下利用率较高;硫酸铵作基肥的利用率为48%,作追肥的为51%~58%。生长早期,土壤供氮能力较差的水稻植株对基肥利用率高。兔粪尿氮在土壤中残留率为44%~53%,硫铵作基肥的残留率为36%左右,作追肥的为19%~26%。  相似文献   
979.
寒地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为解决东北寒地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值(SPAD值)在穗分化期、抽穗期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卡值(LCC值)之间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初步确定寒地水稻的SPAD阈值为38~40,LCC阈值为3.5。与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实地氮肥管理(SSNM)氮肥用量减少25%,千粒重增加0.75 g,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SSNM可以降低氮肥用量,具有在广大寒地稻区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980.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朝鲜碱茅种子和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朝鲜碱茅在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各不同施肥时期种子和干草产量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拔节期施氮肥增产效果最好。种植第四年的朝鲜碱茅,施N138.00kg/hm2,种子和干草产量分别为482.00kg/hm2和6606.67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3.31%和227.12%,施肥并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