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56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5篇
  87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金属网与木单板的复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研究着重考察不同胶粘剂种类、不同金属材料和不同规格金属网,在不同组坯条件下压制复合板的电磁屏蔽性能。确定木单板与金属网的复合工艺,结果表明,板材的电磁屏蔽效能在1-1000MHz范围内可达到40dB以上;采用处理剂A处理金属网,可改善金属网与木材的胶合;复合板的胶合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9846.12-88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天然木质微/纳纤丝增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可再生且能生物分解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强度主要来源于镶嵌于木素和半纤维素形成的基质结构中的微/纳纤丝或针状晶体——一种完美的高强度的纳米晶体结构。近二十多年来,如何从纤维素中分离微/纳纤丝和用其来增强高分子聚合物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简要叙述了木质微/纳纤丝的分离和性能评价方法以及其增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特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3.
利用超微粉胶体SiO2液体浸渍木材对其进行改性,可提高木材抗弯强度、密度、耐磨、阻燃等方面的性能,增加尺寸稳定性,促进软质木材在建筑等相关行业的应用,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4.
《木材工业》2006,20(1):51-51
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863课题——“木(竹)材依业剩余物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中“麦秸板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和“玉米秸秆均质复合板制造技术”两项成果,于2005年12月在淄博市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中纪委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木材节约中心、山东省林业局、环保局及中国林科院、淄博市的主要领导出席了鉴定会和年产1.5万m^2麦秸板示范生产线的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65.
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制作地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以速生劣质材杨木为基材 ,以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浸滞剂 ,并着以适当颜色 ,在真空状态下作浸滞处理 ,处理件在石蜡包围下 ,在 4 5~ 50℃的低温和 70~ 80℃的中温环境中进行两个阶段的化学引发聚合固化 ,制造出木塑复合材料。在此工艺基础上 ,通过制作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地板试验 ,基本解决了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杨木/无机硅化物复合材处理工艺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磊  朱玮  赵砺 《木材工业》2001,15(3):8-11
用硅酸单体溶液(SAMS)处理及用硅酸钠-三氧化二硼-乙酸复合处理改性文县杨(Populus wenxianesis),制备杨木/无机硅化物复合材(WIC)。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工艺条件下,SAMS处理的杨木WIC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抗流失性,复合处理的杨木WIC的阻燃性能和防腐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7.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介绍碳纤维性质的基础上,阐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特性,并通过实验与金属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很多方面具有其它复合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优点。最后,对近年来科研人员提出的“超级木材”新概念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8.
采用KBr压片法对杉木/聚丙烯(PP)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杉木特征吸收谱带为1740~1730、1610~1590、1270~1260、1060~1050以及1040~1030 cm-1,以PP在1377 cm-1处吸收强度(I)为内标,对木塑复合材料(WPC)中木粉含量和杉木特征峰相对吸收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木粉含量与相对峰强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选取I(1060-1050)/I1377、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和以I(1060-1050)/I1377、I(1040-1030)/I1377及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木粉含量的预测值和参照值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校正决定系数(R2c)超过0.98,验证决定系数(R2p)超过0.96。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较高,预测相对偏差范围为0.9%至7.4%,其中三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稍好于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用异氰酸酯树脂为胶粘剂,木材刨花与回收聚丙烯为主要材料的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密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密度越大,力学强度越高,吸水厚度膨胀率基本越低;木塑配比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性能均随着配比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配比对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明显,配比越大,吸水厚度膨胀率越低,且密度大时,影响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70.
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PVC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32 W和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N1s的谱峰,且C1和C2的峰面积比从1.87下降至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