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2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1280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154篇
  557篇
综合类   2085篇
农作物   454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368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5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瓜斑潜蝇是斑潜蝇属中5种多食性种类中的一种。在中国台湾于1984年首次报道发生为害,近十年来它已成为台湾蔬菜重要害虫。瓜斑潜蝇在中国大陆首次记录于1985年,目前发生为害有上升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材料基础上,对瓜斑潜蝇的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列出了瓜斑潜蝇所报道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并对其主要天敌的研究与运用情况进行简单概述;对瓜斑潜蝇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黄板胶诱防治及综合防治等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2.
1984—1987年在湖南桔园进行了综防对策、化防对策和自控(不采取任何人为的防治措施)等处理对柑桔主要害虫——糠片蚧种群影响的比较研究。综防区采用综合措施,刷洗主干,释放部分天敌,剪去蚧虫为害严重的枝条,冬季和夏季分别施用一次松脂合剂和矿油乳剂;化防区按常规每年喷药5—6次;结果表明:综防区全年虫口密度与化防区相近,两者均显著低于自控区;综防区糠片蚧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未受到明显的损害,捕食性蓟马、钝绥螨等捕食性天敌明显多于自控区;其它非生物致死因子对幼蚧的作用大于化防区,果实出口率自1986年起亦较化防区显著上升。自控区糠片蚧未得到控制,果实出口率较化防区降低13.3%—29.8%。化防区各种天敌的作用均显著下降,农药残留亦高。除自控区和化防区柑桔全爪螨为害较重外,其它害虫在各区的为害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还评价了在三种处理区致死因子对糠片蚧种群趋势指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抗性品种与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协同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褐稻虱(Nilaparvuta lugens)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以往的粳稻品种,感褐稻虱;近几年来一系列抗褐稻虱品种如秀水620、秀水664已经育成,1990年已种植150万亩。种植抗性品种可少用或不用杀虫剂,能大量保存天敌,抗性品种与天敌的协同作用,对控制褐稻虱种群,改善防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该文报道了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调查多种天敌的数量和捕食或寄生效果,估计了在不同抗感品种上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1值,并分析了粳稻抗性品种与蜘蛛类抑制褐稻虱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4.
鄂北地区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栗瘿蜂在鄂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栗芽萌动时开始为害,使被害芽形成虫瘿抑制新梢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当地该瘿蜂优势种天敌是中华长尾小蜂,益害比1∶5时能抑制栗瘿蜂的大发生。以冬季清园铲除杂草,剪除病虫枝等农业防治为基础,收集虫瘿于3月下旬挂于栗园保护天敌为主导,辅之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栗瘿蜂的为害。  相似文献   
75.
天莹 《内蒙古草业》2001,13(4):27-32
目前,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区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对其定义、类型及危害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多年来我区防灾抗灾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防灾减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对草地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天然草地共有毒植物172号,分属31科84属,平均2.15种/m^2,盖度达4.41%地上部分生物量11.28g/m^2。对草地危害的主要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狼毒和马草,受侵害的草地主要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通过分析,提出了有毒植物防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龙羊峡库区天然草地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图象,对龙羊峡水库库区的天然草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地面积减少7084.09hm^2。其中减幅较大的为温性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10年中分别减少了7299.27hm^2和1015.65hm^2。另外,草地盖度,牧草高度和草地产量也有下降,其中草地盖度下降5%-15%;牧草种数减少4-20种;牧草产量下降73.5-1090.05kg/hm^2。并对变化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8.
不同控制措施对棉田害虫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控制措施对棉花害虫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农药防治对棉田捕食性天敌伤害大,第3代棉铃虫发生期间的捕食性天敌总量比自然控制区减少23.48%。第4代期间数量减少41.26%;种类在第3、4代期间分别减少2、3种,生物农药防治措施对天敌伤害小,不同控制措施对棉铃虫幼虫寄生蜂的寄生率均有影响,自然控制区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化学防治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和转基因棉区,不同控制措施还影响寄生蜂的羽化率,转基因虫棉田寄生蜂的寄生率低于常规棉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9.
文章通过对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区的自然条件分析和立地类型划分 ,提出了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减轻风沙危害的具体措施。根据工程区不同的立地类型 ,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不同模式 ,最大限度的增加植被盖度 ,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用300只10月龄产蛋鹌鹑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饲喂全价基础日粮,试验组B添加0.5%的含有红椒粉和油菜花粉的天然添加剂,试验组C添加0.5%的含有红椒粉和甜茶粉的天然添加剂,试验期15天。测定第0、5、10、15天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指数及蛋黄色泽度(RCF)。结果表明:B和C蛋黄色泽度明显高于A(P<0.01),同时B高于C(P<0.05);B和C蛋黄指数显著高于A(P<0.05,P<0.01),且第15天时B显著高于C(P<0.05);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说明:该两种复合天然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鹌鹑蛋黄色泽度和蛋黄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