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7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林业   2598篇
农学   830篇
基础科学   660篇
  1688篇
综合类   7988篇
农作物   332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443篇
园艺   776篇
植物保护   334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549篇
  2011年   1485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临泽、高台和酒泉等县 /市级行政区为景观单元 ,利用LandsetTM影像资料的目视解译 ,在ArcView 3.1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支持下 ,计算各绿洲景观格局指标。结果表明 :荒漠类型在四个绿洲景观组分中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水浇地 ,但不同绿洲水浇地所占比例相差较大 ,酒泉最高 ,张掖其次 ,高台最低 ;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平均斑块面积的差异表明 ,张掖绿洲景观类型最多且斑块粒径小 ,而高台则完全相反 ,体现出单调而粒径粗大的荒漠绿洲特征。  相似文献   
42.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 ,以TM遥感影像解译的 1998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 ,将伊金霍洛旗划分为毛乌素沙地亚区、乌审凹地亚区和黄土丘陵亚区。从区域尺度 ,利用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体平均斑块边缘等指数 ,对不同景观亚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景观亚区这一尺度上 ,毛乌素沙地亚区一方面对该旗景观格局起控制作用 ,另一方面该亚区所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最大 ,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最深。而乌审凹地亚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小 ,人类活动强度最弱。从景观要素来看 ,无论哪一亚区均以天然草地为景观基质 ;不同类型斑块总的格局特点是 ,受人类影响程度愈深的斑块 ,其破碎化程度愈深 ,斑块的复杂性降低。总体而言 ,天然类型的斑块体 ,其斑块复杂性以乌审凹地亚区最为复杂 ,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则以毛乌素沙地亚区最深 ;而人工斑块类型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斑块类型之间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43.
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尺度水平 ,对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城市景观进行研究认为 :在大尺度水平上 ,区域景观生态特征对城市景观特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而城市景观强大的功能流对区域景观产生干扰作用。城市景观的空间扩展与演化 ,既受区域景观特征的影响 ,也是区域景观演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在小尺度空间上 ,景观功能区、景观斑块与廊道的格局与功能 ,对城市景观格局动态以及维持城市景观多样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利益追求下形成的景观文化 ,将深刻地影响到区域与城市景观演化的方向与过程。  相似文献   
44.
乡村生态学研究的尺度与等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生态学 ( Village ecology)的尺度和等级特征依赖一定空间区域 ,不同尺度所研究村落的特征也不尽相同 ,空间尺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研究村落的复杂性、稳定性及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下 ,乡村的组成要素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但变化速率受空间尺度大小的制约。乡村生态学研究具有等级结构 ,空间尺度决定所研究单元的等级位置。行政村 (中心村 )和自然村 (自然屯 )是乡村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45.
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出现大面积退化和沙化现象的分析 ,探讨了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的途径 ,认为对于沙地放牧草地的保护 ,重点应放在草地的合理利用方面。通过以草定畜 ,合理调整载畜量 ;建立合理的利用制度 ;发展季节畜牧业 ;调整畜群结构 ,增加良种畜比例 ;以及改良天然草地 ,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等措施 ,达到草原区沙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6.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47.
基于GIS的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环境下 ,将祁连山区DEM图和坡向图分别同植被图叠加 ,分析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用定量分析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 ,分析其连通性、完整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各景观组分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也很不均衡。草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连通性和完整性最好的景观组分 ;青海云杉林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 ,形状最为不规则 ,平均斑块面积小且距离近 ,易受干扰而发生重大变化 ;宜林地和祁连圆柏林相对于农田、疏林地有较强的扩张特征 ;而杨类阔叶林各斑块间相隔距离大 ,斑块之间的邻接性差 ,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8.
The Pocono mesic till barrens (PMTB) are a unique assemblage of fire-maintained shrub communities that support numerous rare species. Historically these barrens covered a large area in the vicinity of Long Pond, Pennsylvania, USA. However, due largely to regional fire suppression instituted in the early 1960s, over 70% of the area covered by barrens succeeded to fire-intolerant forest that does not support the rare specie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forest proximity on barrens succession across three geomorphic type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fire frequency and fire suppression,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forest processes such as seed rain, shading, and detrital enrichment of soils enhances barrens succession through a contagion effect. Evidence of a forest contagion effect should be shown by increased rates of barrens succession with increasing proximity to the nearest forest edge. In order to detect a forest contagion effect, barrens persistence and barrens succession were modeled in proximity zones of 0-50 m, 50-100 m, 100-200 m, and greater than 200 m from the nearest forest edge. We used existing GIS data layers for fire, geomorphology, and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1938, 1963, and 1992. The layers were modified and overlain using ArcView software to determine persistence and succession rates for each unique combination of layers in each proximity zone from 1938 to 1963 (pre-fire suppression) and 1963 to 1992 (post-fire suppression). ANCOVA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ximity to the nearest forest edg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arrens persistence rates in both time periods, but success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in 1938 to 1963 only. Twenty-eight percent of the 1938 barrens succeeded to forest by 1963; 56% of the 1963 barrens became forest by 1992. Results support previous findings that barrens persistence is enhanced by increased fire frequency, and that barrens persist longer where they overlie flat glacial till than on other geomorphology types.  相似文献   
49.
农民旅游市场开发浅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几年 ,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 ,城镇居民旅游市场日益成熟 ,无论出游人口还是旅游花费都明显增加 ,但农民旅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旅游供给严重不足。鉴于农民旅游的重要地位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民旅游特征及其发展潜力 ,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开拓农民旅游市场的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0.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responses to selection at different conception rates and litter sizes at weaning in a simulated closed herd in a swine breeding program. The base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10 males and 50 females, and 10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was practiced by using individual phenotype or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of breeding values for a trait with heritability (h2) of either 0.2 or 0.5. The probability of conception in a single mating was assumed to be 0.8, 0.9 or 1.0. Litter size at weaning was sampled randomly from a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mean 8, 10 or 12 and variance 8.1225. Genetic response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6% for h2 = 0.2 and approximately 5% for h2 = 0.5 at generation 10 when conception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0.8 to 1.0. However, litter size at weaning did not affect response to selection. In conclusion, improving conception rate b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creases genetic response indirectly in a breeding program of a closed swine he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