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林业   230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200篇
  366篇
综合类   569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桉树焦枯病不同发病等级调查桉树各因子生长量,分析不同病级对桉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病等级达到Ⅳ级时对胸径、Ⅲ级时对树高、Ⅱ级时对材积的生长已经造成极显著影响。根据不同发病等级与损失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损失率估测模型,该模型估测结果与调查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32%(精度为98.68%)。以此模型估算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焦枯病危害,材积年损失率23.53%,年经济损失0.518亿元。  相似文献   
102.
文章通过收集、统计、分析深圳市2007年建设的104个社区公园的面积、总投资额等数据,从建设面积、建设单价两个方面总结归纳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的单价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经过修正的社区公园建设投资估算标准单价和总投资参考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3.
超级电容器凭借着其在大功率充放电场合的突出优势,在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系统的应用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展现了优良的性能。以应用在并联式混合动力中型液压挖掘机上的由美国MAXWELL公司生产的BM-OD0165P048超级电容单元模块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动态性能测试和参数测定,并制定了其在大功率充放电应用场合的SOC估算策略,最后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4.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权重排序法两种主观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两种客观赋权法,分别确定加权VTCI,并与关中平原5地区冬小麦年产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VTCI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主观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产量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5.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小流域内由于稀土矿产的无序开发,导致河流泥沙严重淤积。通过实测河流淤积泥沙断面,计算出在7 500 m长的河道共淤积泥沙30 193 t,考虑到输移比,整个流域内土壤流失量可达3 500 t/km2,平均侵蚀模数也高达1 150 t/(km2.a)以上,属于中等强度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发现,河流中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稀土矿开发的尾矿流失;土壤流失量高到99 730 t/km2,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4 000 t/(km2.a)以上,属于极强度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须加强对稀土矿开发的管理,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将已废弃的稀土尾矿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可有效地降低流域内土壤侵蚀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6.
A semi-empirical model to assess uncertainty of spatial patterns of eros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istributed erosion models are potentially good tools for locating soil sediment sources and guiding efficien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planning, but the uncertainty of model predictions may be high. In this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erosion within a catchment was predicted with a semi-empirical erosion model that combined a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the Morgan, Morgan and Finney (MMF) empirical erosion model. The model was tested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the West Usambara Mountains (Kwalei catchment, Tanzania). Soil detachability rates measured in splash cups (0.48–1.16 g J− 1) were close to model simulations (0.30–0.35 g J− 1). Net erosion rates measured in Gerlach troughs (0.01–1.05 kg m− 2 per event) we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overland flow. Uncertainties of model simulations due to parameterisation of overland flow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were assessed with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GLUE) methodology. The quality of the spatial predictions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erosion pattern with the field-observed erosion pattern, measuring the agreement with the weighted Kappa coefficient of the contingency table. Behavioural parameter sets (weighted Kappa > 0.50) were those with short reinfiltration length (< 1.5 m) and ratio of overland flow power α to local topography power γ close to 0.5. In the dynamic Hortonian hydrologic regime and the dissected terrain of Kwalei catchment, topography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erosion more than overland flow. Simulated erosion rates varied from − 4 to + 2 kg m− 2 per season. The model simulated correctly around 75% of erosion pattern. The uncertainty of model predictions due to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was high; around 10% of the fields were attributed to either slight or severe erosion. The difficult characterisation of catchment-scale effectiv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parameters poses a major limit to distributed erosion modelling predicting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107.
稻麦玉米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对试验数据收集整理,给出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并估算出了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分别为7 106.92、4 543.48和6 392.95万t,合计为18 043.35万t,占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总产量的31.13%;三大作物人工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724.47万t,机械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6 318.88万t,后者是前者的9.46倍;进而以农作物面积为权重,推算出全国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为25 330.08万t,计算出单位面积耕地的残留还田量为1.87 t/hm2,与基本还田量的最低需求3.0 t/hm2相比尚需增加60%以上,与基本还田量的一般需求4.5 t/hm2相比尚需增加1.41倍。论文最后指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更广泛的田间实测,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参数的精准度,尤其是收割留茬高度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这两大参数的精准度,以便更确切地估算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二是针对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研究,建立全国主要粮经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三是建立区域性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逐步实现各区域秸秆残留还田量的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108.
油菜红边特征及其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在2003~2004年油菜生长季,选用6个油菜品种,设置3个氮素水平的小区试验。在不同发育期同步测定油菜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及对应叶片的叶面积指数。利用油菜冠层的光谱反射率数据提取红边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油菜叶面积指数与红边参数的相关性,估算结果表明:油菜冠层红边一阶导数光谱具有“双峰” 现象,红边位置λred位于690~720 nm之间,在油菜生长旺盛期间出现“红边平台”,前期有“红移”,后期有“蓝移”现象;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谱红边参数λred、Dλred、Sred之间在开花前存在显著相关,但开花后相关性不显著;利用开花前的红边参数可以估算油菜的叶面积指数,开花后的红边参数不能用于估算油菜的叶面积指数;最后建立了不同时期和开花前油菜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9.
日光温室山墙对室内太阳直接辐射得热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该文计算了日光温室室内各个面的太阳直接辐射,结果表明:山墙内侧的太阳直接辐射日变化规律不同于室内其它各个面。对于长度较短的温室,如果忽略山墙的作用,将会忽略山墙内外侧太阳辐射对室内得热的影响,同时忽略山墙在室内各个面产生的阴影,从而高估了室内其它面的太阳辐射得热,高估值随着温室长度的递减而递增,给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分析带来误差。该文还测量了日光温室各个面的热流量,分析了山墙的蓄热放热过程及其随温室长度变化对室内得热的影响。因此,对长度较短的温室,必须考虑山墙对室内得热的影响。同时也为日光温室长度的确定和室内作物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图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土壤中溶质运移的对流 弥散方程 (CDE)提出了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的图解方法。根据土柱溶质运移“穿透曲线”(BTC)数据计算通量浓度随时间变化 (dc/dt)。应用绘图软件 ,例如MicrosoftExcel,绘制出t1 5dc/dt和dc/dt相对于时间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都是单峰曲线 ,并被用于估计CDE中延迟因子(R)和弥散系数 (D0 )。设计算例和穿透实验数据被用于校正图解法估计参数的精度和稳定性。参数估计的稳定性由估计参数对它们平均值的标准差评价 ;参数的估计精度与CXTFIT法和等斜率法比较。结果表明图解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运移参数R的估值。图解法是一个确定性方法 ,它具备确定性方法中估计参数唯一性特点 ,克服了统计方法中需要给定参数初值的缺点。因此 ,这个方法是土壤溶质运移参数估计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