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97篇
  192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针对目前冷链储运环境状态仅通过当前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判断,未能对环境变化趋势做出预判,无法很好地满足冷链储运环境性能评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K中心点算法(K-medoids)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冷藏车厢温湿度多步预测方法。将冷藏车厢内历史温湿度数据、采集节点分布特征按照时间序列作为输入,采用K-medoids对其进行数据融合,然后将融合后的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输入LSTM网络进行温湿度预测。将该预测方法应用于舟山兴业集团的冷藏车内进行温湿度预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对于冷藏车厢内温度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43 8℃、0.273 0℃、1.51%;对于冷藏车厢内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61 9%、1.995 6%、3.53%,相比于BP神经网络等其他浅层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能够满足冷链储运环境预测的实际需求,可为冷链运输环境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免耕播种机高速(12~16 km/h)作业时因地势起伏造成机械振动与传感器测量误差导致的播种深度监测系统精度降低,以及单一传感器监测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野马算法(Improved wild horse optimizer, IWHO)优化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中关键参数Qsigma、Rsigma1、Rsigma2、Rsigma3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IWHO-EKF)的高速免耕播种机播种深度监测系统。首先,建立以激光、超声波与角度传感器为多传感器监测单元的播种深度监测模型;其次,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3个单一传感器分别滤波;最后,提出一种加入莱维飞行与高斯变异的IWHO-EKF算法,将滤波后的3个单一传感器进行数据融合,从而解决机械振动干扰与传感器测量误差降低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多传感器融合信息,确保免耕播种机高速作业时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播种深度实时监测。为验证其优越性,通过IWHO-EKF算法与单一传感器监测、单一传感器滤...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黄花传统人工识别效率低,辨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基于轻量化和高效层聚合过渡网络的黄花成熟度识别方法LSEB YOLO v7。首先,引入轻量化卷积对高效层聚合网络和过渡模块进行轻量化处理,减少模型计算量。其次,在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网络之间增加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检测性能。最后,在特征融合网络中,优化通道信息融合方式,使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替换Concatenate,增加信息融合通道,持续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模型相比,在黄花成熟度检测中,改进后的LSEB YOLO v7模型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分别减少约2.0×106和7.7×109。训练时长由8.025 h降低至7.746 h,模型体积压缩约4 MB。同时,训练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约0.64个百分点和0.14个百分点,mAP@0.5和mAP@0.5:0.95分别提升约1.84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此外,调和均值性能保持不变,均为84.00%。LSEB YOLO v7算法可均衡模型复杂性与性能,为黄花成熟度检测和智能化采摘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4.
为实现鸡肉新鲜度的快速准确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视觉数据融合的一体化检测装置。装置由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和电子鼻系统3部分组成,可同时通过电子鼻传感器阵列检测鸡肉散发的气体浓度并由摄像机采集鸡肉视觉图像,控制板传输数据至Jetson Nano上位机进行特征提取、融合与分析。由该装置获取不同新鲜度鸡肉样本的气味和图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再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鸡肉新鲜度分级模型,准确率可达98.7%。该装置具有准确率高、便携和稳定性强等特点,可为肉品新鲜度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柑橘黄龙病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在自然背景下,柑橘叶片之间存在相互遮挡以及尺寸变化大的问题,使得遮挡及小尺寸的黄龙病叶片容易漏检,而且由于黄龙病叶片的颜色、纹理特征与柑橘其他病害十分相似,容易存在误检的问题,导致现有的算法对自然背景柑橘黄龙病检测的精度不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剪切混合拼接(Shearing mixed splicing,SMS)增广算法和双向特征融合的自然背景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SMS、镜像翻转和旋转方法对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了增广,增加了训练集和验证集图像中背景目标的数量和多样性;为了自适应地改变柑橘黄龙病检测中的局部采样点,增大有效感受野,使用可变形卷积替换骨干网络后3个卷积层中所有的标准卷积;为了减小自然背景的影响,使用全局上下文模块对骨干网络后3个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特征增强,来建立有效的长距离依赖,以便更好的学习到全局上下文信息;使用双向融合特征金字塔,改善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的信息交流路径,用以降低因柑橘黄龙病叶片尺寸变化大导致的漏检,提高小尺寸的柑橘黄龙病叶片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用于自然背景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平均精度可达84.8%,性能优于SSD、RetinaNet、YOLO v3、YOLO v5s、Faster RCNN、Cascade RCNN等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多尺度融合模块和特征增强的杂草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步多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网络模型参数多、小目标检测效果差、作物与杂草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模块和特征增强的杂草检测方法。首先将轻量网络MobileNet作为SSD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并设计了一种多尺度融合模块,将浅层特征图先通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再将特征图经过不同膨胀系数的扩张卷积扩大感受野,最后将两条分支进行特征融合,对于检测小目标的浅层特征图,在包含较多小目标细节信息的同时,还包含丰富的语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输出的6个特征图经过通道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尺度融合模块和特征增强的杂草检测模型,在自然环境下甜菜与杂草图像数据集中,平均检测精度可达88.84%,较标准SSD模型提高了3.23个百分点,参数量减少57.09%,检测速度提高88.44%,同时模型对小目标作物与杂草以及叶片交叠情况的检测能力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7.
甘蓝型油菜Ogu CMS系幼叶原生质体经剂量分别为0.025 0,0.075 0,0.315 0,0.468 0和0.960 0 J/cm2的紫外线辐照后,与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通过PEG法诱导融合,其中0.025 0~0.468 0 J/cm2获得再生植株68株,0.960 0 J/cm2辐射剂量下没有获得再生株。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同工酶酶谱分析、RAPD及Ogu CMS线粒体基因orf138 STS(Sequence Tagged Site)标记引物扩增等方法对再生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中32株为杂种植株。同时也发现,紫外线辐照剂量的增加对供体染色体的丢失程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8.
哺乳期母猪的自动行为监测对于保障母猪健康并及时发现异常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识别母猪行为中整合视觉和听觉信号蕴含的信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音视频特征多模态融合的哺乳期母猪关键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引入三分支结构的AVSlowFast模型作为基础网络,通过视频慢通道、视频快通道、音频通道有效挖掘在视觉和听觉2种模态下的相关行为特征,并基于多层次侧向连接深入融合视听觉模态信息。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在特征融合后期引入高斯上下文变换器通道注意力模块,在不新增模型参数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高维多模态三维特征的融合效果,提高行为识别的准确率。该研究以哺乳期母猪为对象,采集实际养殖环境中的音频与视频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AVSlowFast音视频融合模型识别进食、哺乳、睡眠、拱栏、饮水、日常活动6种关键行为的平均精确率与召回率分别为94.3%和94.6%。与基于SlowFast的单模态行为识别方法相比,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对6种行为识别的平均F1分数上显著提升了12.7%,为实现畜禽多模态行为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999.
融合动态机制的改进型Faster R-CNN识别田间棉花顶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田间密植环境棉花精准打顶时,棉花顶芽因其小体积特性所带来识别困难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型更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大田环境棉花顶芽识别。以Faster R-CNN为基础框架,使用 RegNetX-6.4GF作为主干网络,以提高图像特征获取性能。将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和导向锚框定位(Guided Anchoring,GA)机制相融合,实现锚框(Anchor)动态自适应生成。通过融合动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Dynamic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ynamic R-CNN)方法,实现训练阶段检测模型自适应候选区域(Proposal)分布的动态变化,以提高算法训练效果。最后在目标候选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中引入目标候选区域提取器(Generic ROI Extractor,GROIE)提高图像特征融合能力。采集自然环境7种不同棉花材料总计4 819张图片,建立微软常见物体图像识别库2017(Microsoft 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 2017,MS COCO 2017)格式的棉花顶芽图片数据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平均准确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98.1%,模型的处理速度(Frames Per Second,FPS)为10.3帧/s。其MAP在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为0.5时较Faster R-CNN、RetinaNet、Cascade R-CNN和RepPoints网络分别提高7.3%、78.9%、10.1%和8.3%。该研究算法在田间对于棉花顶芽识别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精确度,为棉花精准打顶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玉米穗丝是玉米的授粉器官,生长发育状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在玉米生长状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工作中实时准确识别玉米穗丝,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SSD (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检测模型。方法 基于特征图对玉米穗丝进行检测,在VGG16-SSD的基础上,用MobileNet替换特征提取器,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得到MF-SSD网络模型;通过网络优化调整,试验了MF-SSD-cut-3、MF-SSD和MF-SSD-add-3共3种网络结构,优选出检测性能最好的网络结构用于玉米穗丝检测。基于玉米穗丝图像数据集,应用0~180°随机旋转原始图像和水平翻转、平移原始图像2种数据增广技术提升模型训练效果。对是否使用二次训练策略和是否使用Focal loss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进行了试验,并对比分析Loss的下降过程。结果 通过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对SSD模型改进后能够提高网络的检测能力,提升识别速度。与VGG16-SSD相比,MF-SSD在交并比指标方面的平均精度提高7.2%,对玉米穗丝小目标检测的平均召回率提高19.6%,检测速度最高能提升18.7%。在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有较高要求的嵌入式环境下,MF-SSD-cut-3模型在满足检测效果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空间代价获得了相对较短的运行时间;在不考虑空间和时间因素的情况下,MF-SSD模型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二次训练策略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模型的稳定性;Focal loss有效解决了SSD算法中正负样本数量不平衡问题,使网络模型的训练更容易收敛。结论 MF-SSD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中对玉米穗丝的实时检测需要,可以用于玉米生长状态的自动监控和产量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