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217篇
基础科学   48篇
  146篇
综合类   1027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11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探究‘凤丹’牡丹种苗的最适移栽时期,为其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3年生‘凤丹’牡丹实生种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移栽时期,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移栽后根系活力、叶片光合性能及生物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移栽时期的成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移栽期可能通过移栽时气温、土壤温度和移栽后土壤积温等环境因素影响‘凤丹’牡丹新根和植株的发育,适时移栽显著促进牡丹苗体的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移栽时期,‘凤丹’牡丹植株生长期间的新根总数、木质化新根数、根系活力、叶面积、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枝条粗度、根生物量、枝条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有一定差异,而枝条长度和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9月29日与11月28日移栽相比,单株木质化新根质量和叶面积分别增加了90.26%和51.22%,根系活力和净光合作用速率分别提高了93.53%和60.98%,单株生物量增加了46.00%。经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9月29日移栽的‘凤丹’牡丹成苗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依据植株生物量、壮苗指数与移栽期气象环境要素的依赖关系,明确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日均气温15~20℃气侯条件,是‘凤丹’牡丹的最适移栽期。  相似文献   
922.
为了解杂种金叶榆与普通白榆和普通金叶榆叶片形态以及其呈色生理机制之间的差异,用种间杂交无性系杂种1号、杂种2号金叶榆,以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作为对照进行叶形指数、色差、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比较。试验发现:普通白榆的叶绿素a、b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无性系杂种,4种榆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金叶榆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白榆。结果表明:2个杂种金叶榆品种叶面积差异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宽长比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普通金叶榆和普通白榆。金叶榆叶片色彩受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例的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状态受气孔导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3.
以石门核桃品种‘魁香’为研究对象,‘辽宁1号’为对照,分析比较坚果性状、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魁香’坚果外形美观,种仁风味香而不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矿质元素中,‘魁香’的钾含量极显著高于‘辽宁1号’,磷、镁、铁元素无显著差异。‘魁香’的亚油酸含量为466.9g/kg,极显著高于‘辽宁1号’,油酸含量显著低于‘辽宁1号’,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魁香’坚果香而不涩,脂肪、亚油酸和钾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24.
为探讨毛竹林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采用内生长土芯法在毛竹林地设置5种养分处理(NPK、NP、PK、NK、CK),定期收集根系样品,分成活细根(0~1mm,1~2mm,2~5mm)和死细根(0~5mm)。通过对不同养分处理下细根(0~5mm)生物量差异的研究,揭示其对缺素处理的响应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为优化毛竹林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添加养分处理(NPK、NP、PK、NK)的全年平均细根生物量在各径级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表现了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不同养分限制条件下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特征存在差异,养分限制作用表现为P>N>K,NPK处理显著高于NK和PK处理(P<0.05),与NP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毛竹林全年细根生长表现为6月和10月生长高峰的双峰型,在高峰期细根生长所表现出的趋富特化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5.
以1年生杨树新品种秦白杨3号扦插苗为材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秦白杨3号扦插成活率、株高、地径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扦插时间在3月10日、插穗长度为20cm、在1.00g·L-1的NAA浸泡2h的试验组合,其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0.50%;扦插时间在3月20日,插穗长度为16cm,在1.00g·L-1的NAA浸泡2h的试验组合,其生长量最大。本试验是秦白杨3号扦插技术的初步研究,为构建秦白杨3号种苗繁育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6.
刘少航 《农业考古》2019,(1):111-119
1702~1704年山东地区气候异常,水旱迭加,引发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饥荒。康熙皇帝南巡途中亲眼目睹了灾民惨状,察觉地方官员救济不力,因此在发仓赈粜、蠲免赋税、截留漕运等常规救荒措施之外,又施行了"八旗养民"等非常规救荒措施,但依然没能有效地控制饥荒蔓延。救荒实践中体现出的弊端,揭示了康熙中后期政治上的紧张关系、以钱粮亏空为中心的地方官员腐败、救荒制度的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结构性的制度缺陷。这场荒政危机成为康熙朝救荒政策从依靠地方储备为主转变为以国家储备为主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927.
以1年生中辽1号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因子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其目的是了解中辽1号杨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中辽1号杨高效稳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辽1号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为“高峰—低谷—高峰”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全天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0.34μmol·m^-2s^-1,出现在上午10:00。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中辽1号杨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中辽1号杨各项光合参数,其中光饱和点为1713.53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8.99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8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99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为0.073,CO2饱和点为1266.09μmol·mol^-1,CO2补偿点为68.81μmol·mol^-1。  相似文献   
928.
本研究收集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和试验林中自然杂交种子及天然飞籽萌发的杨树实生苗进行播种育苗,选择出表现最为优良的无性系定名为长江杨。然后在监利县进行了长江杨与中监杨、中嘉杨等无性系的造林对比试验;在监利县、谷城县和夷陵区进行了长江杨的区域试验。通过长江杨的造林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长江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适宜在湖北省平原地区栽植而不适宜在山区和丘岗地区栽植。建议将长江杨作为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树种在湖北省平原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9.
Fu Gaofeng;Yang Shanglai;Zhang Shuangying;Gao Benwang(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Science in Yichang City ,Yichang 443111;Dalaoling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f Yichang Three Gorges, Yichang 443000)  相似文献   
930.
调查分析了神木试区六遭沟流域土壤侵蚀的人为影响和治理现状;综台评价了各项治理措施,并对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总结了流域在治理上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