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0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林业   1129篇
农学   273篇
基础科学   71篇
  1316篇
综合类   2723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657篇
畜牧兽医   607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39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春小麦、紫花苜蓿混播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 +紫花苜蓿混播当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测定表明 :植物在生长季节 ,各类群的地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 ,地上生物量积累最多的是小麦 ,其次是杂草 ,混播当年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很小。小麦和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季节生长速率高峰期出现在 7月下旬 ,紫花苜蓿在 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2.
对栾川、卢氏两地不同森林群落的类型、种类组成与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丰富,在生活型组成上以地上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析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越冬橘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 《果树学报》2002,19(6):433-435
通过系统调查,湖南省邵阳市越冬橘园蜘蛛群落共有12科22属28种,其中斑管巢蛛(Clubionareichlini)和美丽蚁蛛(Myrmarachaefarmicaria)为优势种。异质性大的越冬橘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均大于异质性小的越冬橘园,越冬橘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主要由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决定,与均匀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4.
1999-2002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区海流特,监测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试验区主要群落的优势植物大针茅、羊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退化指示植物冷蒿、狼毒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区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均呈降低趋势;围栏在试验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保持方面很有效,但围栏内植物群落特征随时间推移仍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全N含量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全N与群落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发育阶段土壤全N含量呈稳定的变化趋势。发育中期 ,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 ,随丰富度指数增加 ,全N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 ;发育后期 ,随着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呈逐渐增加趋势 ,随着均匀度的增加 ,全N变化不明显 ;发育末期 ,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趋于稳定 ,土壤全N含量不稳定 ,随丰富度指数的升高 ,全N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巴雷  王德利  高莹 《草业学报》2005,14(5):111-116
芦苇是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的主要伴生种,两者常常形成物种组成比较单一的混生群落或者与其他物种组成羊草 杂类草群落.选择羊草 芦苇混生群落,羊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交错区进行羊草、芦苇单物种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羊草和芦苇均是以集聚分布的形式存在;2)羊草在混生群落中的格局强度小于交错区中的格局强度,芦苇在2种类型群落中的格局强度没有显著差异;3)除了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混生群落种内、种间竞争也是影响羊草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主要因素,交错区中,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竞争是影响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重要因子;4)芦苇在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格局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芦苇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主要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冗余分析的高寒草原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设置研究样地,观测植物群落特征、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依据数量生态学基本原理,探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与土壤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样地沿冗余分析排序图第一排序轴分布,第一排序轴反映草地退化程度的变化;草地植物群落中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且按相关程度大小排序的指标为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第一、第二排序轴能够解释97.1%的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关系;土壤沙砾、p H与第一排序轴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第一排序轴及所有排序轴所反映的土壤因子均与草地退化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不同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相关程度不同,土壤有机碳(r=-0.890)、土壤含水量(r=-0.864)、容重(r=-0.847)、全氮(r=-0.836)、有效氮(r=-0.821)等与高寒草原退化相关程度更高且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利用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数据矩阵进行冗余分析能够较好地综合反映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是反映高寒草原退化的重要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创新点在数字治理。以北京市部分农村社区的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浙江等省市的精密型疫情防控措施,提炼了应用风险放大框架进行数字治理的关键点,并建立了信息传播机制和放大反应机制的分析模型,最后从流程管理、设备开发、反馈渠道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提出农村社区数字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s an approach to rural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which training, demonstr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re key to reducing rural poverty,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y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s. During recent decades, different extension approaches have been tested and validated by the Ethiopian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stimulate participa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AES). The most recent was a German-funded project entitled “Integrated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Project” (ISFM+), which employed a novel approach to piloting and upscaling proven technology and best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and document the modalities of ISFM+ and illustrate its effects on technology uptake and dissemination. The study used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to collect data. ATLAS.ti and SPSS were used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Farmer Research and Extension Groups and Farmer Field Schools were found to be central to the participation process. Also, the ISFM+ was found to ai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helped to increase grain and residue yields as well as farmer livelihoods. Based on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it is argued that the ISFM+ approach and technology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in the mainstream A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extensiv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0.
吕东  李秉新  张宏斌  闫克林  赵明  赵祜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46-11349
在甘肃省张掖市龙渠祁连圆柏林内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试验区杂草为5科15种,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9科20种,化学除草+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6科16种,对照区杂草为14科30种。化学除草处理区的杂草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低,人工除草处理区最高,表明化学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在祁连圆柏林地防除杂草,采取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的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