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7篇
  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6 毫秒
61.
本文研究了不同生长期对不同品种(系)木薯含粉率、氢氰酸和单宁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木薯含粉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氢氰酸和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因品种(系)而异。品种南植在生长7个月收获时,木薯淀粉含量高,氢氰酸和单宁含量较低,品种D、SC和ZM在生长9个月收获时,木薯淀粉含量高,氢氰酸和单宁含量较低,因此适合食品用淀粉的深加工;品种C和E在生长8个月收获时,淀粉含量高,但氢氰酸和单宁含量也较高。本研究探明了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鲜木薯含粉率、单宁和氢氰酸含量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生长期和木薯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2.
超声波提取葡萄梗中单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从葡萄梗中提取单宁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葡萄梗中单宁,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超声波提取葡萄梗中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60 W,超声时间20 min,超声频率40 kHz。[结论]超声波提取单宁时间短,效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果实涩味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涩味严重影响果实的风味品质,大多数作物果实中主要的涩味物质是单宁,因其对果实品质及人体的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迄今,对单宁的生物合成路径和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果实单宁的化学特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进一步开展对单宁形成中不同环境因素和诱导因子的作用、转录因子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果实中涩味物质的合成,改善其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64.
单宁对反刍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宁又称植物多酚,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多元酚化合物,系植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身保护性次生物质。在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研究中,单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生产实践中也采取许多消除其抗营养作用的方法。但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单宁能降低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率,进而提高反刍动物对优质蛋白质的利用率,此外单宁还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天然驱虫剂,适当应用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不同的反刍动物对饲料中的单宁有不同的耐受性,应该深入研究家养条件下单宁对各种家养反刍动物的影响,以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5.
曹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36-12137,12140
[目的]研究石榴皮和绿茶中单宁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对石榴皮和绿茶中单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以及对油脂的抗氧化性3个方面来研究单宁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绿茶中单宁清自由基能力强,比石榴皮单宁好。在对油脂的抗氧化,绿茶单宁对不饱和脂肪的抗氧化能力强,对饱和脂肪弱,石榴皮反之。[结论]绿茶单宁比石榴皮单宁更适合保健、美容研究。  相似文献   
66.
梁铖  宋文菲  赵洪木  张学文  王艳辉  卢焕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81-17282,17313
[目的]探讨同一个蜜源蜂蜜中单宁含量与植物花期变化的关系。[方法]试验测定了2011和2012年石榴花期生产的24个蜂蜜样品的单宁含量,并对各年不同生产批次蜂蜜单宁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表明,2011年石榴花蜂蜜单宁平均含量(0.367±0.133)mg/g,显著高于2012年(0.292±0.033)mg/g。石榴不同花期生产的蜂蜜中单宁含量不同,随花期变化而改变,盛花期高于初花期和末花期,初花期到盛花期含量升高,盛花期到末花期含量降低。[结论]研究可为石榴花蜂蜜的开发利用、功能研究和食物中的成分对蜜蜂的生物学意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杉木涩粒种子定义和X射线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软X射线摄影技术和切开法研究杉木3种类型种子内部构造。发现涩粒种子内单宁物质的多少不一,并重新定义了涩粒种子,明确了杉木各类种子X射线片特征。  相似文献   
68.
单宁,天然多酚和分子配合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9.
小麦籽粒内含物及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测定灌浆早期籽粒内含物中氨基酸及单宁的含量,明确了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的含量及17种氨基酸总量与抗吸浆虫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031*-0.4744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酪氨酸等5种氨基酸及总含量作为反映品种抗吸浆虫的生理指标是切实可行的;高抗和中抗品种的单宁含量是高感和感虫品种的2.4-5.9倍,极显著地高于高感和感虫品种。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早期籽粒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前人的推测不一致。因此认为抑制初孵幼虫浸入后小麦损失率的主要原因是抗生性和耐害性。  相似文献   
70.
Screening of natural biodiversity for the better quality traits are of prime importance for quality breeding progra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elect candidate accession of bean hav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rotein as well as macro and micro minerals with good cooking quality for use as parents in breeding programme for these compounds. Thirty-five accessions of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were field grown and their seeds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cooking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Wide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measurements e.g. protein (18.7–26.2%), iron (79.4–137.6 ppm) and hardness after cooking (4.65–9.88 Kg) suggesting tha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Across all access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tein (r = −0.43, P < 0.05). Concentrations of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accessions VIII, XIII and XIX compared to other accessions analyzed. Iron concentrations were greatest (137 ppm) in XIX and lowest (79 ppm) in XXVII. Lines with less cooking time were line III, X, XXVI, XXX and XXXI. Bean line XIX contains high protein (24.9%) with high zinc (33.3 ppm) and highest iron (137.6 ppm), but it has high hardness after cooking (7.32 kg). Four clusters were computed by cluster analysis that explained quite a good variation in the traits. The great variability for these attributes suggests that these selected accessions may be useful as parents in hybridization programs to produce bean with value-added traits. This information was also potentially useful for pulse breeders wo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