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广西南宁市的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为材料,对罗汉松雌雄植株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测的各项生理指标在4个生长季节中均产生变化。雌株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秋季和冬季均高于雄株,在春季则低于雄株;雌株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秋季和冬季显著小于雄株,但在春季显著高于雄株;除夏季外,雌株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在其他3个季节均显著高于雄株,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各季节基本表现出小于雄株;雌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春、夏和冬季,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春、秋和冬季均高于雄株叶片。综合分析表明,在反映同化能力和营养物质贮藏的指标上雌株高于雄株,而常用适应性指标表现为雄株优于雌株。研究结果可为罗汉松目标植株在非繁殖季节的选择、应用及抚育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同时对该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翘鳞肉齿菌含多糖类、甾醇类、芳香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菌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等作用。  相似文献   
23.
ABT-1号生根粉对竹柏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生根粉在珍稀植物扦插繁殖上的应用效果,以当年生竹柏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 mg/L,150 mg/L,250 mg/L,350 mg/L)ABT-1号生根粉浸泡对其插穗扦插存活率、生根数及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50~350 mg/L 生根粉可显著(P <0.01)提高插穗存活率、根数及根长。其中,以质量浓度为250 mg/L 处理竹柏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存活率达80.4%,根数达7.7根/株,根长达3.51 cm,均显著高于其余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24.
孟军  纪柳梅  刘洋  吴丹  黄思琪  黄增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8-5519,5662
[目的]测定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为罗汉松果实的药效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法对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罗汉松种子和花托总氨基酸含量(以鲜品计)分别为2770.5me/100g和466.1mg/100g,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63.2%和62.0%。罗汉松种子和花托均含有Ca、Fe、Mg、Zn、Mn和Cu元素,其中Ca含量最高,分别为69.9mg/100g和21.6mg/100g。[结论]试验测得罗汉松实17种氨基酸和6种矿质元素,分析认为罗汉松实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特点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Twenty eight samples of peat, clay and silty clay from a tin mine exposure near Pantai Remis, Perak, Malaysia, were palynologically analyzed. Six pollen zones and eight subzones were delineated based on the dominant floral components.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 radiocarbon and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s on selected samples indicate late Pleistocene and older age. The occurrence ofPodocarpus imbricatus pollen suggests that the deposit is no older than late Pliocene. The fluctuation of sea level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is believed to be the main factor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tion at the Pantai Remis area. The presence of mangrove peat at depths between 13.0 m and 14.0 m, which overlies a freshwaterPandanus peat, indicates the position of a former shoreline at Pantai Remis when the area was inundated sometime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marine incursion. During this period of high sea level, thePandanus swamp was probably being gradually replaced by mangrove vegetation. The mangrove sequence is regarded as equivalent to the Kempadang formation. A slight drop in sea level sometime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interstadial stage probably caused a small, open alluvial swamp to be developed over the mangrove forest. This freshwater deposit may be the equivalent of the Simpan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26.
报道了贵州省罗汉松科一新分布属种——鸡毛松属(Dacrycarpus)鸡毛松(Dacrycarpus imbricatus)。  相似文献   
27.
16个竹柏种源在福建南平地区的苗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6个竹柏种源在南平地区的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竹柏不同种源苗木,在苗高和地径生长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竹柏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种源效应,其中苗高、地径的生长速度与产地经纬度变化无明显相关,而是表现出典型的随机变异模式.本文通过多点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3年生各种源苗木的生长,主要是苗高、地径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初选出福建延平、浙江金华等5个表现突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8.
开展罗汉松叶部真菌性病害的调查与鉴定,为罗汉松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罗汉松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结合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将罗汉松的这3种病害分别鉴定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叶尖枯病(Pestalotiopsis virgatula)及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a)。其中,由A.alternata引起的叶枯病和P.virgatula引起的叶尖枯病为首次报道的罗汉松病害。  相似文献   
29.
对1年生竹柏苗在南京地区进行露地越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P、K肥对竹柏苗越冬有一定的帮助,但1年生竹柏苗在南京地区无法安全越冬,实际栽培中必须采取防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优化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提高虎掌菌多糖提取率提供新的工艺技术.[方法]以甘孜虎掌菌为试验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因素顺序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复合酶用量和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酶解温度与微波时间两因素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复合酶质量比1∶1、复合酶用量0.70%、pH 5.0、酶解温度51℃、微波时间4.3min、微波功率550 W,在此条件下的虎掌菌多糖提取率为16.09%,与模型预测值16.2537%的相对误差为1.02%,误差较小.[结论]建立的模型对甘孜虎掌菌多糖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