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绿僵菌高致病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离来自不同昆虫的绿僵菌,和同一菌株不同单孢子的分离体试验,对菜青虫致死率有明显差异。以“3305—6”菌株的致死率最高。致死率与培养基含氮量有关,以察氏培养基上的培养体致病力较高。  相似文献   
62.
为筛选具有应用价值的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利用大蜡螟诱集土样中虫生真菌。结果表明:采自中国东北不同生态类型的36份土样中,每份土样3~4龄诱虫30头,14d共有454头感菌,其中克东腾家围子地区土样感菌率最高达80%。虫尸上分离纯化出301份菌株,其中多数为白僵菌,很少数为绿僵菌及其它菌株。其中的41份菌株进行了桃蚜和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测定,每菌株浓度为1.0×107孢子·mL-1,菌株JSJ-10、QG1-1、MBD-2、BEE-15、HYD-11、MLX-1和FN-9对桃蚜具高毒力,喷雾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96.6%、96.1%、93.2%、92.8%、87.6%和82.8%;而绿僵菌菌株WMS-12、MBD-1对小菜蛾具高毒力,浸后5d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和69.3%。  相似文献   
63.
应用10个绿僵菌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5±0.5)×106个.mL-1的孢子悬液喷菌,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1.90%,最低为15.28%,僵虫率最高为91.32%,最低为24.80%,LT50为5.39-10.12 d,单头虫体平均产孢量为106-107个.头-1.Ma1291-2、MaWP-01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致病力较强,喷菌7 d后僵虫率分别为89.56%、91.32%,LT50分别为5.49、5.72 d,经不同剂量测定LC50分别为2.5707×104、1.9871×104个.mL-1,这2个菌株对萧氏松茎象生物防治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应用绿僵菜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999年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用绿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防治蝗虫的试验。表明,对5种蝗虫(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毛足棒角蝗、白边痂蝗、轮纹异痂蝗)的防效显著。喷药后8天,对主要蝗虫亚洲小车蝗(占混合虫口的92.2%)的防盗和达48.0%,12天后增至88.1%。蝗虫死亡后2~3天,失水形成僵虫,7~10天虫尸上出现绿色粉 绿例题菌孢子。孢子的扩散有可能继续起着控制蝗虫虫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金龟子绿僵菌为出发菌株,经物理、化学诱变,确定诱变条件.经诱变初筛时,采用在诱导培养基上测量单菌落大小及透明圈大小的方法,计算其比值,保留比值较大的菌株.再通过复筛测菌株弹性凝乳蛋白酶(Pr1)酶活获得一诱变菌株M6.该突变株产生Pr1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1.10倍,在整个诱变过程中,以出发菌株,代号M原为对照.  相似文献   
66.
绿僵菌的培养及其防治白蚁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平板上测定了不同温度、pH值、碳氮源、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维生素)对绿僵茵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时最适合绿僵茵的生长;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茵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有利于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提高,其中以加入微量元素Mn和维生素C的效果最佳.绿僵茵对黑翅土白蚁具有强烈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67.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宗祥 《草业科学》2003,20(5):27-29
对国内外应用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僵菌作为防治草原蝗虫的专性生物制剂,可以持续有效控制草原蝗虫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对其它草地昆虫无害,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同时,针对绿僵菌在防治草原蝗虫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用金龟子绿僵菌9个品系对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做感染试验,筛选出2个有较高致病性的菌株(2060-d,2055-d)。并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揭示了其侵入途径,致病性。分生孢子萌发通过刺入幼虫表皮细胞侵入体内,用2060-d分生孢子粉(6亿孢子/g)按60kg/hm^2剂量在林内喷3龄幼虫,96h幼虫开始死亡。120h死亡率82.7%。  相似文献   
69.
采用体表接菌法测定了商品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PD20080671在15、20、25、30、35和40℃等6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累积死亡率在接菌后19 d内均随天数的增加而升高。35℃的累积死亡率最高(82.5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0℃的累积死亡率最低,为55.00%。死亡个体的湿度培养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高温条件下萌发的时间较短,40℃为4.26 d,15℃为19.36 d。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都不利于绿僵菌杀死蝗虫。因此,在田间施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东亚飞蝗时应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建议在上午低温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0.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具有安全、易在害虫种群中流行、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已在中国、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登记和应用。本文对我国广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农药的菌株选育、产品登记、应用技术及产品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