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14篇
  9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用分离培养的羔羊轮状病毒进行了高免血清、荧光抗体、酶标记抗体、RNA核酸电泳等的制造和研究,对我省羔羊轮状病毒鉴定为亚群Ⅰ,长型.用高免血清治疗羔羊、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初步认定羔羊轮状病毒与犊牛轮状病毒之间有交互抗原.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了长期的细胞培养继代,并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处理,经用初生羔羊口服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对初生羔羊具有较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2.
给初生并吸吮感染绵羊附红细胞体(E.ovis)母羊乳汁的羔羊注射含有大量E.ovis的肝素抗凝的血液,直到羔羊断奶,结果羔羊体内的E.ovis或被杀灭或未出现明显的感染。试验证明,除了乳汁外羔羊不能获得对E.ovis感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23.
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虫性的一些规律比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分析比较了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用过程,总结了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性的一般规律,为分析松毛虫发生机理及松毛虫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25.
对普通杉木林及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植株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数量及其配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中杉木无性系间球花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年龄与球花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中壮龄杉木林郁闭度越小,雄球花量越小,雌球花量变化不明显,雄雌球花比值则越小,林分组成对球花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地条件对球花量的影响显著。杉木无性系单株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各部位间球花量的差异达极性水平。球花的数量虽受年龄、母树特性,立地条件及密度的影响,但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总趋势保持不变。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平均为7653.31粒,平均每株产花粉5.6553E+9粒,约6.0163E+4mg.全园可产花粉约1.1018E+13粒,经1.9264+8mg。平均每株产胚珠46483.25个。全园可产胚珠约1.4884E+8个。种子园花粉与胚珠比值为1.2166E+5,即约12万:1。因种子园中花粉相对胚对来说偏多,因紫在进行杉木种子园建设与改造时,应该注意选用生产雌球花较多的无性系植珠作材料, 以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并在调查授粉效率的基础上,依据胚珠数量可以进行球果及种子产量的预测与预报。  相似文献   
26.
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省以往飞机播种造林均在2~3月份进行。此段时间常因去冬新采种子来不及处理,飞机紧张,加上春季造林紧张而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飞播任务。1986年全省开始用马尾松、黄山松贮藏1a的陈种进行飞播造林。飞播后当年调查,结果马尾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0500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8850株/hm~2,黄山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1145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6570株/hm~2.均达到1990年林业部颁标准(成苗数:乔木6000株以上)。飞播成效率由原来的61.5%提高到67.0%,提高了5.5%.到目前止,全省已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5.97万hm~2.1990年12月全省又采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首次进行冬季飞播造林,同样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飞机利用率和飞播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7.
对杉木林施用鸭粪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鸭粪对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时明显地促进杉木林的生长。在施肥后的3 a时间中,土壤的质地、结构得到改善,通透性能明显增强,土壤密度由施肥初期的平均1.20 g.cm-3减小到第3 a的1.13 g.cm-3,田间持水量从32.19%提高到42.41%,土壤孔隙度3 a内增加了6.84%,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依次增加了9.08 g.kg-1、0.216 g.kg-1、20.48 mg.kg-1、5.18 mg.kg-1和37.39mg.kg-1,而pH值提高了0.63;3 a内林分年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43 cm、0.30 m和0.007 4 m3。  相似文献   
28.
秸秆氨化与精料添加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小麦秸氨化与精料添加对羔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麦秸氨化提高了羔羊日增重、秸秆与日粮进食量及精料转化效率,但其提高幅度随日粮精料添加量的提高而减小。提高日粮精料添加水平,羔羊日增重与日粮绝对进食量提高,但精料转化效率在氨化与未氨化组呈不同规律变化:未氨化组持续提高,氨化组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且“精料/增重”比最低的日粮精料水平为45%。  相似文献   
29.
不同种源马尾松造林效果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引种广西容县种源是可行的,在相同立地条件,容县种源林分生产力高于贵州龙里种源,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高15.0—21.7%、5.4—19.1%和28—40%。经济效益、净现值高38.96—61.28%和69.78—91.76%。两种源单株材积随林龄加大,差异增大,但增长百分比随之减少。经济效益、净现值、益本比均随地位指数的增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30.
邓恢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78-179,181
在水土流失山地进行马尾松"小老头"林套种类芦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总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其中种植后前2年与对照的差异不大,3~6年差异开始显著体现,7年差异最大;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种植6年后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最大;胸径总生长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材积平均年生长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套种类芦后马尾松的密度得到提高,林分密度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