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71.
福建江南油杉天然种群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20个县(市、区)39个乡镇有江南油杉天然种群分布,分布海拔范围为300~900 m,其中86.5%的海拔高度位于600 m以上。属于鹫峰山脉的有22个点,占56.4%,属于武夷山脉的有15个点,占38.5%,属于戴云山脉的仅2个点,占5.1%。种群以群落形式存在的有12个点,以零星散生或孤立木形式存在的有27个点。  相似文献   
72.
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相似文献   
73.
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在宁夏彭阳2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内越冬,以幼虫危害本质部、韧皮部.翌年4月上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在皮下取食危害.对该虫可采用捕捉成虫、刮除虫卵、用铁丝刺杀幼虫、虫道注药的方法防治.掌握了该害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症状,为准确、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拟赤杨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3):31-34,74
利用 1 7年生拟赤杨人工林不同胸径的生物量实测资料所做的回归分析 ,确定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方程 ,据此 ,结合树干解析资料对拟赤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及净生产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叶的净同化率 ,结果表明 ,拟赤杨林分在 6年生左右需适当间伐 ,1 3年生时应再次进行适当间伐 ,以提高林分生产力 ;其数量成熟期为 1 8a。  相似文献   
75.
竹类植物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林、庭院以及食品等行业。本研究以翠竹和菲白竹为材料提取其叶片总DNA,采用PCR方法获得翠竹SpLEA3基因与菲白竹SfLEA3-1、SfLEA3-2基因;其中SpLEA3全长804 bp,编码195个氨基酸,GC含量为68.4%;SfLEA3-1全长803 bp,编码195个氨基酸,GC含量为68.2%;SfLEA3-2全长557 bp,编码144个氨基酸,GC含量为67.8%。通过ProtParamy等生物软件分析,SpLEA3、SfLEA3-1和SfLEA3-2与贵州悬竹LEA3基因同源性高达61%以上,且3个基因编码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源自2个竹种LEA3基因均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氨基酸含有4~6个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基元序列。本研究不仅为深入了解竹类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竹类植物的抗旱育种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7.
以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木资料建立削度方程,估测单木材积、出材率,结合各口径的木材价格表确定单木的平均价格,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数表,即单木产量货币收获表。给出了该表的实际应用方法,为森林资源调查、资产评估、经济效益分析等提供依据,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福建海底古森林木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位于我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晋江市的东南端。目前,已发现24株古树桩,最大树桩直径达100cm,最小为27cm。对深沪湾古森林主要树种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木材抗腐蚀能力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消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油杉小孢子发生、花粉形成和花粉萌发过程中淀粉粒的消长动态作了详细观察。油杉于1月后旬形成花粉母细胞,2月上旬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3月初油杉开始传粉。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有明显的消长规律,存在2次淀粉粒积累高峰:一次是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之前,另一次是小孢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前。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的分布也具规律性:在减Ⅰ中期淀粉粒逐渐呈赤道区聚积,在减Ⅰ后期淀粉粒均匀地移向二子核周围,最终淀粉粒平均分配在4个子细胞内;花粉成熟发育期间,淀粉粒聚集在核的周围,散粉前一天成熟花粉中的淀粉粒全部消失,初步鉴定认为,淀粉粒转变为脂肪。在花粉萌发实验中,淀粉粒重新在其花粉管中出现。初步认为,成熟花粉粒中是否积累有淀粉粒并没有系统发育意义,仅是一种传粉生物学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80.
花叶扶芳藤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叶扶芳藤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配比的泥炭、珍珠岩、蛭石和河砂混合基质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NAA、IAA和IBA速浸插条基部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珍珠岩-蛭石(4∶3∶3)为基质扦插花叶扶芳藤的成苗率和平均根数最高;扦插前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浸蘸插条基部,均能显著地提高花叶扶芳藤扦插成苗率、根长和生根数。但以NAA 200~400 mg/L浸蘸插条基部,成苗率最高,达91.05%;以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