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植物离体培养物中鱼藤酮的分离与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 (Roxb.)Benth.)和西非灰毛豆(Tephrosia vogelii Hook.f.)离体培养物经9:1CHCl3/MeOH溶剂提取,C-18柱层析分离后,在室温条件下以66:34MeOH/H2O或42:58CH3CN/H2O为流动相,支样品进行反相柱HPLC分析。结果表明,毛鱼藤和西百灰毛豆的愈伤组织均能合成鱼藤酮,但含量相当低,分别为17.4μg/g,1.8μg/g干重。经诱导生根分化的毛鱼藤愈伤组织鱼藤酮含量达136.2μg/g干重,为愈伤组织含量的7.8倍。西非灰毛豆悬浮培养物的鱼藤酮含量虽比愈伤组织有很大提高,但还不及毛鱼藤愈伤组织含量。结果表明,植物的基因类型在次生代谢上起重要作用,同时离体组织或细胞的分化有助于鱼藤酮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92.
杉木rDNA ITS-1区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是由一些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多基因家族。rRNA基因以串联重复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每个细胞中的拷贝数目在1000~10,000之间,由于rRNA基因中包含了进化速度不等的编码区、非编码转录区和非转录区,因而可以选择其中保守程度不同的片段作分子标记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变异。ITS是核糖体DNA中介于18s和5-8s之间(ITS-1)以及5-8s和26s(ITS-2)之间的转录间隔区,目前已研究过的被子植物ITS-1一般小于700bp(AlvarezBulyllaetal.…  相似文献   
93.
Grouper iridovirus causes high mortality rates in cultured grouper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rouper iridovirus infection is urgently required. Illicium verum Hook. f. is a well-known medicinal plant with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use of I. verum extracts to treat grouper iridovirus infection. The safe working concentration of each I. verum extract was identified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s follows: I. verum aqueous extract (IVAE) ≤ 500 μg/ml; I. verum ethanol extract (IVEE) ≤ 250 μg/ml; shikimic acid (SKA) ≤ 250 μg/ml; trans-anethole (TAT) ≤ 800 μg/ml; 3,4-dihydroxybenzoic acid (DDBA) ≤ 400 μg/ml; and quercetin (QCE) ≤ 50 μg/ml.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each I. verum extract against grouper iridovirus infection was analysed using aptamer (Q2)-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 (Q2-AFMP) and RT-qPCR. All of the I. verum extracts displayed dose-dependent antiviral activities against grouper iridovirus. Based on the achieved per cent inhibition, IVAE, IVEE, DDBA and QCE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est antiviral activity (all > 90%).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 verum extracts have effective antiviral properties, making it an excellent potential source mater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rouper irido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94.
林岚 《安徽农学通报》2014,(17):108-109
以杉木二代种子园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3种初植密度对杉木平均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a生试验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为6.52m、9.7㎝和0.03089m3,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81m、1.2㎝和0.00386m3。不同初植密度对林分平均生长及蓄积量影响极显著,其中以选择3086株/hm2的初植密度为最佳,可缩短林分郁闭周期,提早进行间伐,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杉木商品林小、中、大径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5.
贡山八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勇  杨金  刘卫  古昆  邱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03-6103,6105
[目的]为了研究贡山八角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对采自于云南怒江高黎贡山八角果实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并采用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分析等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贡山八角果实中的7个化合物是β-谷甾醇、胡萝卜苷、乌索酸、4,12-Di-O-methylillicinone C、11-Epi-illicinoneE、槲皮素、莽草酸。[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云南省的野生植物资源,寻找野生八角更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流苏石斛茎段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莫昭展  蒋波  何小燕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04-10706
对流苏石斛茎段的添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茎段腋芽萌发中,以MS+6-BA4.0 mg/L+NAA1.0 mg/L效果最好;在芽增殖阶段,以MS+6-BA2.0 mg/L+NAA0.1 mg/L增殖效果最佳;在研究附加物对无菌苗增殖影响时,添加15%的椰乳可有效提高芽的增殖率。  相似文献   
97.
八种药用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的熏蒸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试了8种药用植物精油在空仓和实仓模拟条件下对谷蠹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8种植物精油以八角茴香,小茴香和石菖蒲对试虫的熏杀效果较好,尤以八角茴香精油的熏杀效果最佳。空仓模拟条件下,八角茴香和小茴香精油均对谷蠹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熏杀活性,其熏蒸处理3 d后的LC50分别为2.88μL.L-1和4.02μL.L-1。实仓模拟条件下,8种植物精油仅以八角茴香的熏蒸效果较好,其166.67μL.L-1熏蒸处理10 d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2.37%,实仓模拟熏蒸处理14 d后的LC50为67.01μL.L-1。  相似文献   
98.
八角的气候生态特性及其经济布局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八角的气候生态特性,在分析八角生长发育对气候、土壤、地形等生态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及1:2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技术及小网格气候资源分析方法,对广西八角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照区划结果将广西八角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发展八角的对策建议,为广西八角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杉木子叶和下胚轴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杉木实生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TDZ、苗龄等因素对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6-BA、TDZ及苗龄对子叶和下胚轴不定芽发生和体胚发生均产生显著影响.DCR+6-BA 1.0mg/L+TDZ 0.003mg/L+NAA 0.1mg/L是子叶和下胚轴诱导不定芽发生及下胚轴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DCR+6-BA 1.0mg/L+TDZ 0.002mg/L+NAA 0.1mg/L对子叶诱导体胚最有效;不定芽在DCR基本培养基中可有效伸长;1/4MS+IBA 0.2mg/L+NAA 0.1mg/L可有效诱导不定芽生根.  相似文献   
100.
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市场上经常出现八角茴香的同属植物莽草、红茴香、大八角、短柱八角和野八角等,因果实外观相似而冒充或代替八角茴香的现象。对八角茴香及其几种混伪品的分布生境、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和用途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有助于人们了解、识别八角及其混伪品。当前我国八角茴香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安全质量问题突出,应大力发展八角高产无性系研究,尽快制定无公害八角茴香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来指导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八角茴香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