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碳密度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均标准木法建立了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人工幼龄林不同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并采用VARIO EL元素分析仪测定了麻疯树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开展了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用y = 25.005(D2H)0.952方程测算出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为26.03 t·hm-2。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幅范围为39.35%~56.74%,其中果实含碳率为56.74%,干枝含碳率为45.87%,根含碳率为45.12%,叶含碳率为39.35%,平均含碳率为47.27%。麻疯树幼龄林碳密度为5.54 t·hm-2,灌木和草本植物碳密度为3.78 t·hm-2,凋落物碳密度为2.59 t·hm-2。麻疯树幼龄林土壤表层0 ~ 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为16.61 g·kg-1。图2表3参25  相似文献   
5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3S技术并应用MATLAB6.5软件辅助计算,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近40年景观类型进行统计调查、转化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建立初始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对未来景观类型转化情况进行了定量预测。稳定状态时的水域、灌木林、乔木林、沼泽湿地、耕地、荒草地、道路面积将占洪河湿地总面积的0.14%、28.04%、0.69%、62.46%、6.54%、1.79%、0.34%。  相似文献   
53.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近30年来高强度人为干扰下三江平原东北部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内部洪河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保护区湿地植被的退化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1976-2005年,研究区湿地被大范围的开垦为农田,沼泽和草甸的面积分别减少了457075hm2和326511hm2,而旱地和水田的面积各自增加了362984hm2和246086hm2。区域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对内部洪河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间接影响。自1997年有地下水观测资料以来,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区域平均地下水位下降了3.66m。保护区已有759hm2的草甸和沼泽被林地入侵,湿地植被退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4.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湿地广义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护湿地工作的基础,可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五元联系数μ=a+bi+cj+dk+el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运用此模型对洪河湿地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与熵权系数法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科学合理的,且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方法简便、实用。鉴于洪河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湿地的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5.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56.
红河州部分湿地越冬水鸟快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禽流感监测,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与红河州林业局于2006年2月7~9日对红河州越冬水鸟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9目8科43种,约3万余只。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红河州各个历史阶段森林资源的变化及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影响 ,阐述了森林资源变化的过程。认为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和过度采伐是造成红河州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经历了一个剧减—渐减—平衡—渐增的过程后 ,从 1998年开始森林资源呈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58.
湿地水文功能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型对黑龙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的湿地水文功能进行评价,若把功能状态由优到劣分为1、2、3、4、5共5个级别,则该保护区湿地水文功能在1980年属2.296级,1988年属2.937级,2002年属3.586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9.
从云南省红河州10个麻疯树产地采集其种子,并测定其生物学性状和化学成分,对相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产地不同,麻疯树种子的生物学性质、化学成分含量、种子油的组成和含量都有一些差异。麻疯树种仁粗脂肪含量为52.38%~65.89%,粗蛋白质含量为13.79%~26.13%,灰分含量为3.97%~5.15%,粗纤维含量为3.05%~4.74%。对麻疯树种子油进行分离得到6~9种化学成分,经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总量的14.13%~36.91%,油酸占总量的35.79%~51.12%。从实验结果看:2、3、4、8号样品的种子出仁率、含油率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高,且产量也高,可作为优良的种源进行推广应用,其种子的产地也适宜作麻疯树生物柴油的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60.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省红河湿热山区木薯枯萎叶斑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受温度及降雨量的影响,5月高温时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尤其是8月份病情开始大规模扩散,10月达到峰值,危害率达57%~77%;(2)不同栽培地区该病病情指数及危害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病情指数河口地区=2.15>金平地区=1.78>个旧地区=1.28,危害率河口地区=31.64%>金平地区=26.71%>个旧地区=26.00%;(3)低海拔地区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均基本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