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26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垦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DEM数据、地貌数据和1954-2000年5个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该流域近50a 来的湿地垦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00年的沼泽湿地面积仅为1954年面积的36.7%,而且80%左右的沼泽湿地都开垦为耕地.自然环境要素与农场建设对整个湿地的开垦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与不同坡...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环形湿地昆虫种类多样性与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江平原典型环形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小叶章群落、沼柳小叶章群落、漂茷苔草群落、塔头毛苔草群落,采用黄盘诱集法和扫网法定期对湿地昆虫群落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共采集昆虫标本25945号,其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弹尾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各个植物群落昆虫种群的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受季节性影响显著.6月下旬湿地昆虫数量最多,但是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在塔头苔草群落最高,在小叶章植物群落最低.  相似文献   
3.
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分离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最大,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分离度和均匀度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证明,在城市景观中,不透水斑块重要值一定时,合理配置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可以有效调控城市降水蓄渗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江平原毛苔草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及有机物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动态变化及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着分解的进行,0~10 cm 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10~20 cm埋藏深度下毛苔草枯落物热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分解初期降低速率较大,后期降低缓慢.(2)从分解天数与有机物各组分的相关性来看,0~10cm、10~20cm层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与分解天数呈显著负相关性,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枯落物中C、C/N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而10~20 cm层枯落物中N与分解天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从不同埋藏深度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有机物各组分含量的相关性来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与枯落物中木质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明确沼泽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能量流动特征,为完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能量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三江平原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探讨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沟渠系统虽然都是在湿地的基础上开挖而成,但是分散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及其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湿地开垦为农田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水田和旱田相比,旱田更有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随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穿过型沟渠和边界沟渠相比,边界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显示出更强的沉积特点。挖沟排水和土地开垦耕作,不仅导致大量DOC向沟渠迁移并沉积在沟渠中,而且最终导致不同沟渠沉积物中DOC的含量和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吉平  吕宪国  杨青  郗敏 《土壤学报》2006,43(2):247-255
以三江平原环型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带状植被区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环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具有明显的空间水平分异规律,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由环型湿地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少,全钾的含量和碳氮比逐渐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和富聚现象,自上而下,有机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全氮含量除漂筏苔草群落外,其他各群落土壤全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大部分植物群落全磷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型分布;全钾含量呈表层和底层较高、中间层较低的“中空”状分布。通过相关分析表明,环型湿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全钾与有机碳、全氮具有相异的空间分布规律,而全磷具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布规律。环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植物体元素含量、生物过程和水文地貌过程影响,它通过过程影响湿地的功能。研究环型湿地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空间分布规律不仅有助于完善湿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理论,探明湿地的生态过程和功能,而且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位定点观测和地表、地下水水质分析显示,三江平原地下水位的升降主要受水田灌溉水量制约,生长期内水位显著下降。地下水资源理论上能满足目前水田耕作的需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水资源将会成为农业用水的制约因子。“旱改水”过程中造成了显著的地表水污染。针对当地现状提出了农业规划和布局应注意的问题及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毛苔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无性系种群进行桶栽模拟试验,研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的前提下,毛苔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8:30,胞间CO2浓度(Ci)和大气CO2浓度(Ca)的日变化呈近"V"型。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温(Ta)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空气相对湿度(RH)的日变化趋势为先大幅度下降,之后平缓升高,再下降。毛苔草Pn与Tr、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a、RH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AR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a、Ci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对毛苔草净合速率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RH>PAR>Ca>Ta;Ca通过RH对Pn的间接作用大于Ca对Pn的直接作用;毛苔草Pn日变化从8:30就开始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Ls)的贡献也有非气孔限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经典的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法基础上,针对风干过程可能导致的土壤性状变化,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鲜土、风干24h、风干48h、完全风干和烘干24h)对三江平原A、B两个泥炭土剖面的游离氧化铁提取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水分处理,土壤开始脱水阶段(风干24h)和近彻底脱水阶段(完全风干)对游离氧化铁提取量的影响较大,而中度脱水阶段(风干48h)影响较小;土壤上部有机层和泥炭层(O、H1,两个剖面采样深度分别为0~40cm,0~20cm)与下部腐泥层和潜育层(Hh、G1、G2,分别为60~120cm,40~100cm)所受影响要大于中部泥炭层(H2,分别为40~60cm,20~40cm)。土壤含水率与游离氧化铁的提取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个别土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鉴于土壤含水率对提取量存在不容忽视的干扰,建议采用鲜土测定以尽量保持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自然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郗敏  吕宪国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43-45,64
湿地有其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间许多化学迁移和转化过程不为其它生态系统所共享。沟渠的修建改变了湿地的水文状况,因此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从沟渠对湿地化学元素迁移转化、湿地化学元素输入输出和湿地化学质量平衡影响方面分析了沟渠对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沟渠的修建导致湿地大量化学元素丧失,湿地化学质量失衡,最终引起湿地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