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91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60篇
  260篇
综合类   540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欠发达地区面临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地区在竞争中急需寻求一条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2.
河西走廊草原生态置换条件和潜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草原面积、产草量、水资源、草原灾害发生频率、草地质量方面,分析了河西走廊草原生态置换的必要性,以及河西走廊具有发展草地农业条件优越、牧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牧区自然资源丰富、城乡一体化基础较好等进行草原生态置换的条件和潜力。提出了河西走廊草原生态置换的对策:即养殖方式舍饲化、牧民生活定居化、经济增长工业化、牧业经营产业化、公共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73.
湖北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的21个所象指标中筛选出7-9月平均气温、≥10℃年积温、年均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作为分区指标,并根据生产实际结合聚类分析,将湖北省再生稻栽培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鄂东低山丘陵再生稻适宜区,鄂中丘陵平原再生稻适宜区,鄂鄂西山地再生稻次适宜区。  相似文献   
74.
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3增加到2.158hm^3。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m^2,1980年首次出现赤字,1985年又恢复盈余,到1991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程度呈加速度负增长,1991—2000年平均赤字为0.258hm^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河西区域发展正朝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延展。  相似文献   
75.
根据湿热地区气候特点和蔬菜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和技术措施。作者认为,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推行有害生产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并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监督管理机构和机制,可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
农业工业化是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摆脱贫困、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是关键。要大力推行农户经营行为企业化,提高农户企业化经营和信息化水平,培育农户的信息需求,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业企业化投入机制和资本市场,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机制,为农业工业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7.
放牧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草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 cm)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含水量下降。草地和柠条林地的水解氮含量都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速效钾含量则都表现为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轻度放牧;速效磷的含量草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柠条林地的速效磷含量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78.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遥感资料,结合实地考察,确定江河源区主要包括江源地区和河源地区,江源地区主要指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其流域面积约为19.4578万km2;河源地区主要指黄河源区,其流域面积为12.3612万km2(不包括甘川大转弯);江河源区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为31.8190万km2。  相似文献   
79.
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2000年间,河西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面积和居民地、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趋于减少;动态过程以未利用地向耕地和建设地转化,草地向耕地转化最为明显。主要土地利用转变类型大多与耕地有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等,使该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了农业生产的8个基本构成因素:种植业投入、养殖业投入、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粮食作物面积、经济作物面积、人工草地面积、人均家畜数量及商品畜数量对6个农业效益如种植业产值、总收入、净收入、养殖业产值、总收入、净收入的重要性。发现不仅各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效益因素,认为在河西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发展经济作物、扩大人工草地、重视家庭畜牧业,走多种经营、农牧并举的道路,才能提高促进农业生产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