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银杏叶内酯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产区、不同树龄、不期的200多个银杏叶样品,用HPLC法检测其银杏内醌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发现用于生产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原料银杏叶中萜内酯含量差异很大,它是影响GBE质量和成本的关键;银杏幼龄(1-6年生)实生苗叶萜内酯含量高,一般0.30-0.50%,大树叶含量低,一般〈0.10%;我国各主要银杏产我都有萜内酯含量≥0.40%的优质银杏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最要叶期。  相似文献   
82.
银茶复合经营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基础,能形成合理而稳定的群体结构。复合经营与纯茶园相比,可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光能利用;炎热季节在树冠下能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能增加耕作层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增加枯枝落叶,提高土壤肥力等,使银杏和茶叶质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83.
银杏幼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3年生根杏“大佛手”品种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70~80μmol/s.m^2和1000~1100μmol/s.m^2不同天气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晴朗天气条件下,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多云天气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也表现双峰曲线,但“午休”现象不明显,阴天的光合速率为典型的单峰曲线,叶片的光合整编  相似文献   
84.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银杏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是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有效。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有效成分,扼要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并简单概述了萜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85.
江西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从江西各地引种到江西农业大学的银杏其叶不同季节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季节含量也有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86.
傅里叶红外标准加入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EGb)中的总内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叶提取物(EGb)经KBr压片后,在1840~1726cm-1区间,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峰面积,以美国Sigma的银杏内酯B为标准品,用FTIR标准加入法测定EGb中的总内酯含量,其结果与RPHPLC、RI法接近,平均回收率96.8%,SD0.4,RSD5.5%,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适于EGb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作质量控制的测定方法用。  相似文献   
87.
高温期间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年生盆栽银杏苗木试验设计了3种水分供应水平(分别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0%、40%和25%),研究高温期间水分对其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在快速脱水过程中,当叶片饱和水分亏缺(WSD)增加到25%之间,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气孔导度(Gs)的快速下降而急剧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816),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保持相对稳定。当RSD增加到25%以后,Pn和Gs都开始缓慢下降,但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R^2=0.152),ΦPSⅡ则开始快速下降。分析结果表明,WSD增加到25%之前Pn降低的主导因素是气孔限制,而WSD增加到25%之后Pn降低的主导因素是包括光化学活性限制在内的叶肉因素;长期干旱条件下,银杏叶片的光合活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都大幅下降,但Pn下降的主导因素并不在于因气孔因素引起的CO2供应能力的降低,而在于叶肉光合活性的降低;干旱还大大加剧了银杏的光合“午休”程度。  相似文献   
88.
银杏叶提取物对鲫CYP4503A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霉素为探针,采用NaSH法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对鲫细胞色素P4503A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杏提取物能诱导鲫细胞色素P4503A活性,试验组CYP4503A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鲫头肾溶菌酶的活性和免疫保护率.鲫日粮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的适宜量为25 mg/kg.  相似文献   
89.
[目的]考察不同添加量银杏叶提取物对发酵乳贮藏期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持水率、黏度、乳酸菌活菌数、抗氧化能力、感官评价方法测定不同添加量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发酵乳,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对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为保证活菌数在1.0×107 CFU/g以上,建议该发酵乳最多冷藏9天。在酸奶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其抗氧化特性。添加银杏叶提取物的酸奶样品与对照组在风味和口感方面存在差异,且添加量越大差异越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本身作为一种中成药,具有成为一种新的功能性酸奶成分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0.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