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39篇
  116篇
综合类   559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地球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在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者对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针对以前提取程序分级较多,不便于操作的特点,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更注重于研究简便,应用性强,又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的重金属形态区分方法。笔者对此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应用作了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彭林  陈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50-5651,5663
在介绍沙河市自然和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河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即生态环境背景脆弱,水环境问题突出,大气污染和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填埋方式落后等,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沙河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测定虽已有 15 0多年的历史 ,但直到 2 0世纪 2 0年代以后 ,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有了显著的进展 ,大量的测定方法被陆续提了出来。根据测定原理 ,这些方法可被归类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在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 ,由于化学提取剂方法快速、简单、廉价 ,成为各国土壤生物有效磷测定的常规应用方法。美国的有关研究工作者在这些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美国正经历着几方面的重大发展。通用提取剂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使得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测定方法趋于相对统一 ,而且还能够替代测定其他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提取剂 ,同时从土壤中提取出多种营养元素 ;由计算机控制的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土壤分析化验室的广泛使用 ,极大地加快了土壤分析测定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分析测定的精确度 ,同时也推动了通用提取剂的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 ,开始了以环境应用为目的的土壤、水体生物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以确定土壤磷作为非点源磷污染源对地表水的潜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4.
Farmer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isdetermined by the significance of agriculturefor human beings. When agriculture is definedas human activity that uses renewable naturalresources and aims to produce usable food andfiber products, agriculture is explicitlydefined as production. Farmers' relationshipwith na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produc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asant values ofprotection of nature that many farmers inFinland still have and the environmental harmtheir production-oriented farming style causes.When farmers interpret their farming practicesas harmonious co-operation with nature, it isdifficult for them to see the polluting effectsof their work. Paul B. Thompson's suggestionthat three religious–philosophical doctrines(hard work, the doctrine of grace, and the mythof garden) have made it easy for farmers toadopt productionist farming strategy is used asa framework to interpret farmers' narrativesconcern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Theresearch is qualitative and biographical. Thedata include life stories and biographicaltexts farmers wrote for a competition in1997.  相似文献   
65.
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型×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型×环境互作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与地理气象因素相关密切,在相似的地理气象条件下,品种×地点的互作形式相近。本文通过对区试点的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武清点为北方晚熟冬麦区品种和高代育种材料品质、产量一般适应性鉴定的最佳地点。同时本文对蛋白含量的区划方法予以尝试。  相似文献   
66.
白洋淀水资源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白洋淀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白洋淀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进行了“源”分析。  相似文献   
67.
通过窑洞鸡舍环境调控,冬季在外界温度低于-10℃时,未调控组环境温度达到5.32℃以上,最高12.14℃,调控组环境温度可达到9.78℃以上,最高达到15.17 ℃.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舍内温度低1~2℃.窑洞鸡舍对环境温度调控能力有限,夏季和冬季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冬季比夏季窑洞对环境温度的调控效果好.窑洞鸡舍湿度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低,夏季调控组与对照组接近.冬季窑洞鸡舍有害气体CO2和NH3的含量比夏季高.NH3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均高于1.5 mg/m3的标准要求.但通过环境调控,舍内CO2的含量调控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低于1500mg/m3含量的标准要求.NH3的含量调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窑洞鸡舍对NH3的含量调节通过自然通风换气的手段能力有限,需要采取其它措施.产蛋率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19.37%,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6.54%.冬季比夏季提高产蛋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68.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现状,分析了嫩呼公路的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环境特点,找出了嫩呼公路各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措施。运用了指标赋权法对保山市市区公路的各种环境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组成元素对公路环境影响最大的结果,为公路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依据。并应用SPSS软件对公路污染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降的增加会相应导致TSP减少,氮氧化物和TSP的增加会导致尘降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开展皖西山区野生薇菜分布和生长调研,结果表明,薇菜主要分布在坡度16~45°,其适宜生长环境因子是郁闭度0.3~0.6,海拔高度700~1 500 m,土壤pH值5.7~6.3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陕北黄土地貌的环境演变。[方法]选取陕北榆林区1952-2009年的年、月气温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K检验法对全球气候变化下陕北黄土地貌的环境演变进行研究。[结果]1952-2009年榆林区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以0.287℃/10a的速度上升,1994年为气温的突变年份;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以8.262 mm/10a的速率减少,且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波动性很大,70、80和90年代波动较平稳,21世纪以来有明显变干趋势。陕北气候正在变暖干,极端旱涝事件尤其是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加严重,气候的"暖干化"使陕北的环境条件更加恶劣,温度升高,干旱程度加重;降水量的减少使风沙活动更加剧烈,沙尘暴的频率增加,土地进一步沙化,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可能使陕北土地退化。[结论]该研究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