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9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731篇
林业   591篇
农学   2984篇
基础科学   101篇
  793篇
综合类   7415篇
农作物   1780篇
水产渔业   658篇
畜牧兽医   3279篇
园艺   1076篇
植物保护   645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593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103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155篇
  2008年   1302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伪狂犬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r V)感染多种家畜、野生动物而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奇痒 (猪除外 )、繁殖障碍和脑脊髓炎 ,对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危害极其严重[1,2 ] 。为正确认识和有效防制该病 ,研究人员在诊断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许多诊断方法 ,现综述如下。1 动物实验将脑、扁桃体、流产胎儿等病料制成 1 0倍组织悬液 ,接种实验动物 (常用家兔 )观察其临床症状以确认。有时也用 1~ 4周龄小鼠作辅助诊断。这是古典而可靠的方法。2 病毒分离鉴定拭子或组织病料接种原代细胞或细胞系分离病毒 ,进一步以电镜等方…  相似文献   
73.
确定感染禽群是努力防止肠炎沙门氏菌(SE)经蛋源传播给人的一个关键步骤。本实验中.从肠炎沙门氏菌(SE)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的多糖中分离的脂多糖作为抗原,建立FP方法和含SE鞭毛抗原的ELISA方法来检测卵黄样本中的特异抗体。在两个实验中每组SPF蛋鸡经口腔接种10^6或10^8CFU的SE(噬菌体型为13a)或10^8的ST。在接种后5周内采集禽蛋,各组的大多数禽蛋样本都用FP方法和ELISA进行特异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尽管特异性的不足限制了抗体检测数据的使用,FP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更为简单和快速。  相似文献   
74.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十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层析法、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变性温度测定法(Tm法)和荧光法等,其中Tm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最为常用,此法在国外早已发展,在国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法利用DNA的增色效应求Tm值(热变性温度),G十Cmol%含量与Tm值至正比例关系。简略比较了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十Cmol%含量的五种主要方法,具体介绍了Tm法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十Cmol%含量的原理、测定程序、操作注意事项、G十Cmol%合量测定的意义和应用局限性及G十Cmol%含量测定方法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5.
黄曲霉素     
《农技服务》2004,(12):56-56
什么是黄曲霉素。为什么说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质,为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素为有荧光的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蓝紫色、绿色的闪闪荧光。目前,化学结构已确定B1、B2、G1、G2等10多种,  相似文献   
76.
77.
DNA分子标记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 ,因而成为人类一直要揭开其奥妙并进行能动性改造的方面之一。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分子遗传标记研究、QTL图谱分析正不断深入 ,其中DNA标记技术被誉为“动物遗传学的一场革命” ,对猪的遗传育种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猪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1 DNA分子标记各种生物都表现广泛的遗传变异性 (geneticvariation) ,这种变异性是自然和人工选择的基础。由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可以知道 ,生物在…  相似文献   
78.
参考 Genbank收录的 TGEV- Miller株的基因序列 ,自行设计合成 1对引物 (TGEVP5 /P6 ) ,对不同代次的 TGEV疫苗弱毒 STC3及种毒 、种毒 进行了 RT- PCR扩增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均出现 1条大约 12 6 2 bp的目的条带 ,经 Eco R 酶切 ,都产生了 871bp和391bp左右的两个片段 ,与预期大小相符。将种毒 RT- PCR扩增目的条带回收纯化后克隆入PMD18- T载体中 ,转化宿主菌 DH5 α,挑选阳性克隆 (命名为 PTs) ,提取重组质粒 ,用 Hpa 、Eco R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以及 PCR扩增 ,然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证实与国外标准毒株 Miller、Fs772 / 70、Purdue、TO14等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9.
鹅肥肝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鹅肥肝同鲟鱼翅酱、黑菌(块菰)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本文综述了近来年鹅肥肝形成的生化机理。不同鹅种产肝性能差异的原因,可能在生化及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0.
《分子植物育种》2004,2(1):155-155
为了促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与育种学、进化与分类学、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微生物学、海洋生物及热带生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与分子植物育种编辑部拟定于2 0 0 3年 8月 2 - 1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省农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举行分子植物育种理论与实践讲习班。本期讲习班由方宣钧博士、吴为人博士主讲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研讨班结束后将给学员发结业证书。本期讲习班的主要内容 :植物遗传群体和突变库的建立和应用 ,DNA分子标记原理与应用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