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65篇
农学   11篇
  21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米槠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在浙江天童山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和林内2个米槠种群中各选择3株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采用种子筐及地表取样等方法,分析了米槠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特征、种子存留及其命运。结果表明:米槠种子雨主要出现在10月中旬—11月,持续约50 d,11月3日—17日为高峰期;该地区米槠的种子产量较高,林缘种群高于林内种群,单株平均落果数分别为201.0、120.3个.m-2;种子雨中完好的坚果占52.2%,虫蛀的占29.3%,松鼠啃食的占10.2%,败育的占8.4%,腐烂的占5%;完好种子的长度、宽度分别为(9.01±0.89)mm、(9.25±1.00)mm,粒重为(0.47±0.13)g;在地表种子库中,林缘种群、林内种群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分别为1.5、1.0个.m-2,分别占种子库的62.1%、66.4%,动物捕食是种子受损的主要原因。米槠种群较高的种子产量、较低的地表种子存留率等环节限制了米槠种群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02.
配方施肥对红锥幼林生理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N、P、K 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探究N、P、K配方施肥对红锥幼龄人工林生理和叶片养分的影响,为红锥幼林提供施肥依据。结果表明,T3(N1P3K3)处理下,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71 mg·g-1和0.38 mg·g-1;T4(N2P1K2)和T5(N2P2K3)处理下红锥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不足或者过量施肥均会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N肥施用量可使叶片N、P、K含量显著提高,但过量施N导致叶片N含量显著下降,增加P肥施用量会使叶片K含量下降,增加K肥施用量可使叶片N、P、K含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T4和T5处理下红锥的生长质量最高。T4(N2P1K2)即尿素、过磷酸钙、KCl施用量分别为187.6、148.1、83.3 g/株(N:87.5 g/株,P2O5:81.3 g/株,K2O:50.0 g/株)时,对3 a树龄的红锥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3.
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对比法,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4省(区)7个县的大叶栎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大叶栎优树66株,优势木33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大叶栎天然次生林中的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为:其树高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1%,胸径应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2%,材积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64%。该标准适用于大叶栎天然分布区用材林大叶栎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04.
黧蒴栲人工林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黧蒴栲人工栽培试验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确定了该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水平根系发达、树冠叶面积大等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地造林后第10年黧蒴栲人工林平均材积为136.5 m3/hm2;第15~16年平均材积为304.5 m3/hm2,高于杉木、马尾松、木荷、青周等针、阔叶对照树种。  相似文献   
105.
广东鼎湖山3个树种在不同群落演替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方法对木荷、锥栗、厚壳桂在广东省鼎湖山 3个不同群落 :针叶林群落 ,针阔叶混交林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木荷和锥栗样品分别在上述 3个群落中采集到 ,总样品数都为 4 8个 ;厚壳桂样品只在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采集到 ,总样品数为 4 0个。研究中把各物种同一群落中的所有个体视为一亚种群。木荷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4、2 7、4 0和 2 7条带 ,其中分别有 1 5、2 3、2 3和 1 6条是多态性带 ,其 3个亚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35 3、0 336、0 30 4 ;锥栗的AFLP分析结果为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7、2 0、33和 39条带 ,其中分别有 1 5、1 5、1 8和 2 6条是多态性带 ,其3个亚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1 97、0 2 97、0 31 1 ;厚壳桂的AFLP分析结果为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3、30、4 2和 31条带 ,其中分别有 1 2、1 9、37和 1 8条是多态性带 ,其 2个亚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2 85、0 2 95。上述结果的产生既是这 3个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的反映 ,也是不同群落微环境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6.
甜槠林是我国亚热带分布最广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是我国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和顶极群落类型。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湖南甜槠林的分布、生境特征、群落结构及区系组成,并讨论了立木生长规律。为进一步保护利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二都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136种,分属于46科73属,优势科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茜草科、冬青科、山矾科和紫金牛科,优势种也多为这些科的种类组成。数量组成特征表明,米槠、细柄阿丁枫、甜槠可能为该群落的建群种。群落动态分析表明,米槠和甜槠将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是比较稳定的种群,细柄阿丁枫缺乏1、2级苗木,在今后的发展中,优势将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108.
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廖涵宗  邸道生 《林业科学》1992,28(5):439-444
青钩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是福建中亚热带区域性代表种。在我国除三明市莘口格氏栲天然林保护区有成片的青钩栲优势种群以外,其区域性分布仅呈零星少量。为了繁衍珍贵树种资源,推广多树种造林,莘口教学林场自60年代以来,人工成片驯化栽培珍贵树种达45个,计400ha之多。其中青钩栲人工林23年生蓄积量高达163m~3/ha,最大单株材积为0.922m~3(胸径42cm,树高18m)。是一个很成功的造林树种。研究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对制定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格氏栲林林窗物种多样性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格氏栲 (Castanopsiskawakamii) ,也称青钩栲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是壳斗科常绿阔叶大乔木 ,为亚热带珍贵稀有树种之一。自然分布仅限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 ,多零星生长在海拔 2 0 0~ 1 0 0 0m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在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有近 70 0hm2 的林分 ,多由百年以上的大树组成 ,是中国较为罕见的天然群落 ,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林鹏等 ,1 986;樊后保 ,2 0 0 0 )。有关学者对格氏栲林开展了一些研究 (刘金福等 ,1 998;1 999a ;1 999b ;2 0 0 1a ;2 0 0 1b ;2 0 0 1c ;2 0 0 2a ;2 0 0 2b ;2 0 0 2c) ,但有关格氏栲林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0.
对广东省藜蒴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共发现病害6种、虫害21种;初步确定了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为黎蒴枝枯病、黎蒴小蠹虫、英德跳虫脩、黎蒴榉祥蚧,危害严重时均可导致黎蒴死亡。介绍了4种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