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853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21篇
  93篇
综合类   731篇
农作物   36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低温胁迫对山茶物种2个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相似文献   
32.
水杨酸诱导油茶抗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水杨酸溶液喷洒油茶叶片可有效诱导植株产生对炭疽病的局部性和系统性抗性.浓度150 mg·L-1诱导抗性效果最好,其对嫩叶的局部诱导病斑减小率为54.15%,对老叶的病斑减小率为61.55%.该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喷洒对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诱导抗性可使病斑减小率达46.7%;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45.32%.水杨酸诱导油茶产生的局部性抗性可持续20 d而抗性水平无明显下降.扫描电镜显示在诱导处理的油茶叶片上,分生孢子能够萌发,但是芽管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异常变形卷曲.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效果较好,同时对杀菌剂在田间的施用方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35.
油茶果形果色分类及经济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茶成林的成熟果实为材料,对果形果色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相关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油茶果形可分为桔形、球形、卵形、橄榄形4大类,果色可分为红色、红黄色、青黄色、青色4种基本颜色;果径是果实形态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与果高、鲜果质量、心室数、籽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形指数、干籽含油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果径与鲜果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46,建立了果径-鲜果质量回归方程为y=19.529-1.591x 0.049x2,干籽含油率与果形指数和果实颜色变化一致;从各个经济性状指标值来看,球形与卵形,红色与红黄色,青色与青黄色之间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6.
钾肥水平对油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钾素水平对油茶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置了6个不同钾肥用量处理,以8年生的长林53号和长林27号两个油茶无性系为试材在江西永丰开展了施肥试验,连续两年测定了油茶果径、单果质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株结果数、单株果实产量和产油量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无性系的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无性系的果实性状和产量对钾肥水平差异的响应均存在大小年差异;结实大年时,钾肥水平对两个无性系果实的果径、单果质量和干出仁率影响不大,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结实小年时,钾肥水平仅对53号无性系单株结实数量和产量造成影响且无明显梯度规律,而27号无性系随着钾肥水平的提高,其干出籽率和鲜果含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单株果实数量、产量和产油量则呈下降趋势;无论大年还是小年,单株产量均与结实数量关系最密切,大年的产量在油茶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大小年平均产量而言,两品系均以中等钾肥水平的K2和K3处理最优。适量增施钾肥可有效改善油茶结实大年果实性状,提高单株结实数量,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7.
油茶根腐病是油茶林的新病害,植株自发病至死亡为2~3年,其病菌为根际土壤习居菌,喜酸性和较低温度,病菌侵入植株的途径主要是伤口,潜育期20d左右.防治本病的关键是保护幼树根颈部及主根不受伤害,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此外,用熟石灰在根际处与表土层拌匀覆盖和用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及时进行防治,并辅以营林技术措施治理,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8.
油茶查尔酮合酶和异构酶基因的cDNA克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查尔酮合酶和查尔酮异构酶是类黄酮代谢与色素苷代谢的关键酶.以油茶近成熟种子cDNA文库和EST文库为材料,通过分子克隆方法鉴定了1条查尔酮合酶基因全长cDNA和1条查尔酮异构酶全长cDNA.结果表明:油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cDNA含1479 bp,编码412个氨基酸,为目前最长的查尔酮合酶,与其它物种的查尔酮合酶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上高度同源;油茶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cDNA含899 bp,编码206个氨基酸,与茶的查尔酮异构酶基因高度同源,但与其它物种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低产油茶树嫁接茶花后的亲和性及生长势,结果表明:杂交品系嫁接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达97%,红山茶种系次之,为91%,而云南山茶系列嫁接成活率为85%;在30个名优茶花品种中有16个品种长势好,11个品种长势较好,3个品种的生长势一般。大规格名优茶花快速繁育的技术关键是适宜品种选择,嫁接前复壮、嫁接中保湿促愈合、嫁接后整形修剪与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40.
茶花无性繁殖实践经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茶花进行插穗、插叶芽、嫁接幼芽、大树嫁接换冠四种无性繁殖试验,扦插繁殖成苗率分别为80.8%、48.1%,嫁接繁殖成活率分别为85.3%、90%,表明叶芽繁殖不易控制,成苗率较低;大树嫁接换冠繁殖的成活率较高;嫁接繁殖比扦插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