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3篇
  33篇
综合类   803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402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江西农业学报》2022,(6):132-134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池蝶蚌和三角帆蚌两个种群的4个年龄段和4种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肝脏和鳃)中的两种同工酶(EST、MD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贝类的同工酶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且三角帆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池蝶蚌种群丰富。  相似文献   
92.
类胡萝卜素是园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物和色素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高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一直是园艺植物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园艺植物色泽和营养成分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是进行定向改良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已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代谢通路上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区变异是造成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变异遗传机制的研究策略、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变异类型及变异对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谷子抽穗时间的适应性表现是广适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抽穗时间关键基因的遗传变异和单倍型效应,为品种适应性改良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定位谷子抽穗时间关键基因SiTOC1,利用多组学数据库(multi-omics database for Setaria italica,MDSi)提供的SiTOC1数字表达量,分析SiTOC1的组织时空表达特性,并利用原生质体对SiTOC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qRT-PCR在短日(10 h光照/14 h黑暗)条件下进行SiTOC1 24 h节律表达模式分析。利用有代表性的99份谷子品种,分析SiTOC1编码区和启动子区的遗传多态性、单倍型以及转录水平,并对单倍型与抽穗时间的关系进行鉴定。【结果】在第1染色体物理位置31 456 761 bp处鉴定到了一个显著的关联信号,与抽穗时间紧密相关,该位点附近存在一个拟南芥抽穗期TOC1的同源基因SiTOC1SiTOC1在光周期响应组织(根、茎、叶等)中高表达,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在傍晚表达量上调,呈现出24 h节律性表达模式。SiTOC1在不同谷子品种中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但REC和CCT结构域高度保守。SiTOC1编码区2种主要单倍型H-2和H-6分别与启动子单倍型Hp-591C和Hp-591A共分离,其中,启动子单倍型Hp-591C较Hp-591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了约2.5倍(P=0.014),并且该单倍型在三亚市、长治市和乌鲁木齐市3个环境下的抽穗时间分别平均延迟9、11和12 d。【结论】SiTOC1启动子区第591 bp处的SNP是引起抽穗时间差异的主效位点,单倍型Hp-591A较Hp-591C早熟,可作为主效单倍型用于分子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94.
<正>上一期主要介绍了PCV2分离株的分子差异与PCV2的致病性,包括猪圆环病毒间致病差异、ORF1和ORF2对致病性的影响、CP内的抗体表位、PCV2基因型间的抗原性差异。3遗传变异在诊断中的作用3.1 PCV1和PCV2的鉴别诊断PCV和PCVAD的标准诊断方法已经广泛综述(Gillesipe等,2009;Opriessing等,2007)。PCV1和PCV2特异性的兼并引物可以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原位杂交来鉴别PCV1和PCV2(Larochelle等,  相似文献   
95.
牙鲆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牙鲆一个养殖群体的3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比其他标记具有更高的多态性,10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0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3~5.82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96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的平均值为0.1774。  相似文献   
96.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由日本海溯河洄游到中国境内绥芬河的三块鱼(Tribolodonbrandti)和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繁殖群体的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出27个基因位点,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2.22%和18.52%,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70和0.0695;除了三块鱼的Gpi-1和珠星三块鱼的Est多态位点外,两种鱼的Ldh—1、α—Gpd-1、Sdh—1、Aat—1及三块鱼的Est多态位点上的基因型分布都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现出杂合子明显缺失或过剩现象;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种群间相同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出现显著的分化,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912和0.3693。结论认为,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的遗传多样性已达到种的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97.
Siberian Pine (Pinus sibirica) is an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pristine forests throughout northern Rus-sia. Four provenances of P. sibirica were introduced from Mongolia and Russia to the Greater Xing’an Range (the Daxing’anling), northeast China in 1993.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genetic vari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introduced four Pinus sibirica provenances. Heights (H), basal diameters (BD), survival rates (SR) and crown lengths (CL) of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measured as primary outcomes in different growth years. Results of data analyses demonstrated high coefficients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PCV) and heritability (H2) for H, BD and CL at 18 years after introduction. PCV and H2 increased with age. Correlations of&amp;nbsp;growth traits between any two growth year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positive, bu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smaller when the growth year interval was larger. Correlations between H and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factors decreased gradually, indicating that with long-term subsistenc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rce environment declined. Colligation of multiple traits to estimate provenances showed that Novosibirsk, Tomsk, and Altai Mountains had higher survival rates and biomass, and proved more suitable for introduction and plantation in the Greater Xing’an Range in China.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桂林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背景,筛选我市保存的2份PRRSV阳性病料进行Nsp2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中的两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两者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3%,与14个参考毒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达到81.9%~98.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76.2%~97.5%。与传统毒株相比较,在第481位和第532~560位不连续缺失30个氨基酸,与国内其他变异毒株的缺失情况一致。从遗传进化方面分析,我市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与JXA1及TJ等毒株具有相似来源。  相似文献   
99.
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酶切MitochondrialDNA(mtDNA)技术检测了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的mtDNA。测得两种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16.83kb。在使用的6种酶中,只有PvuⅡ在所检测的15尾尼罗非鲫mtDNA上产生了多态片段,3尾鱼的mtDNA产生了4个片段,12尾鱼的mtDNA产生3个片段。而6种酶在所有15尾奥利亚非鲫中均未检到多态片段。比较两种鱼的mtDNA酶切片段,仅PvuⅡ的酶切结果有所不同,尼罗非鲫mtDNA上有3个或4个PvuⅡ位点,但奥利亚非鲫mtDNA上有5个位点,因此,PvuⅡ的酶切位点可作为鉴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0.
文蛤北方种群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馨  孙祥山  高悦勉 《水产科学》2006,25(4):179-18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文蛤5个北方种群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文蛤5个天然种群的多态座位比例为0.475±0.064;平均杂合度为0.212±0.026,总体上遗传多样性较好,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在各多态座位中有78.95%的座位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有65.79%的座位d值为正,34.21%的座位为近交座位,存在近交,但近交程度不高。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这5个群体同属于一个种,种群间由于地理隔离已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