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照叶树林的概念即等同于常绿阔叶林,它涵盖了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经不丹、阿萨姆、缅甸、中国云南南部、泰国、老挝、越南北部、中国长江南岸直至日本西部的辽阔地域。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起逐渐有学者提出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学说。持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一地带的文化具有相通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以栽种水稻、杂粮(包括旱稻)、薯类为主的烧田农业。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继续研究东亚地区早期农业产生和发展具有相当的启发和参考价值。日本学者中尾佐助是这一派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1)。在其著作《栽培作物与农耕的起源》中(2),他提出一个贯穿全书的概念:农耕文化复合体。对此他阐明道:从文化整体中抽取与农业相关的要素,把农作物的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宗教礼仪、农地制度等这些异质事物集中在一起,即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用一个略显小题大做的习惯语来称呼的话,可以称之为农耕文化复合体,复合体即为complex一词的翻译。在这个农耕文化复合体之中,从种子到餐桌的问题属于其中一部分,却是最基本的部分,可以用农耕文化基本复合体来称呼,即agriculture basic complex。农耕文化复合体的基本部分还包括例如农耕礼仪、农地制度这样的...  相似文献   
62.
蕨菜又称龙爪菜、龙须菜等,多为野生,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森林蔬菜。其分布广,资源极其丰富,如能充分开发利用,不失为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蕨菜及蕨根的采集和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提取、纯化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用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并考察温度、光照、pH值、稳定剂、碳水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对蕨菜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蕨菜根中黄酮含量达4.2640%。蕨菜黄酮在pH值为4-6及有碳水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都能稳定存在,自然光和强光对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还原剂对黄酮含量有较大影响,Mg2+、A l3+、Fe3+等金属离子对黄酮稳定性有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繁殖蕨菜的繁殖方式有2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采用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65.
阐述了蕨菜的植物学特征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从孢子采集、床土准备、精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孢子繁殖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6.
使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护绿剂,采用烫漂、常温浸泡及真空渗透等护绿措施,对水蕨菜护绿效果进行比较。将水蕨菜装袋后,分别于85,95,105℃及不同时间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250mg/kg的硫酸铜作为护绿液,在95℃温度下烫漂1.5min,护绿效果最好;而最佳杀菌式为:10'-15'-10'/105℃。所得水蕨菜软罐头在室温下可贮藏12个月,绿色保持不变,感官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7.
采用0.03,0.04,0.05,0.06MPa4种真空度,在50,60,70℃温度下分别对云南野生水蕨菜进行脱水干燥处理,测定了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不同干燥时间下的蕨菜品质,并进行复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度0.05MPa和温度60℃是水蕨菜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其复水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6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蕨菜种植的生态环境、种苗培育、栽培措施、采摘方法、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林区蕨的栽培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桂西野生蕨菜的生物活性成分与抗逆性的关系,以野生蕨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野生蕨菜的蛋白质、糖、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每100 g桂西野生蕨菜鲜样中含蛋白质0.334 g;叶绿素和还原糖含量较少,叶绿素a/b比值为2.11,可溶性糖主要集中在叶片;顶芽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达到3.0776μmol/g;蕨菜采后各部位的POD活性大小为幼茎>顶芽>嫩叶>老叶.说明桂西野生蕨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备抵抗逆境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0.
蕨菜营养丰富,其春季嫩芽为传统著名的山野菜,民间食用历史悠久。野生蕨菜清脆鲜嫩,淡香味美,不受浊气、农药、粪肥的污染,又兼药效,在民间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采集,野生蕨菜资源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数量锐减,品质也大幅度下降。推广蕨菜人工栽培技术,开展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发挥林区可利用的林地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