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扩展DEA模型的四川省油菜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客观评价四川油菜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找到影响油菜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运用扩展的DEA模型,对2008—2014 年间四川油菜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将四川与中国油菜主产区中其他6 个省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四川油菜生产规模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导致综合效率无效,实际单产低于潜在水平;另投入结构失衡程度较为严重,人工成本冗余量大。在省域层面上,湖北省油菜生产各效率较为突出,达到了生产前沿且生产较为稳定,其次是青海、江西,四川处于第四位,在比较区域中只具有比较优势。建议通过合理改善要素投入结构,适度调整生产规模,继续强化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等途径提高四川油菜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引入吉林省西部6个沙冬青种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及生长观测,结果表明:各种源发芽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当年生苗在吉林省西部生长表现良好,甘肃景泰地区种源地上部分生长表现较好,内蒙古乌海种源根系综合生长发育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93.
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法分析了福建将乐林场粗叶榕、檵木、厚叶冬青、建润楠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DH、D2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DH、D2H为参数构建的w=a+b(DH)+c(DH)2+d(DH)3W=a+b(D2H)+c(D2H)2+d(D2H)3模型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灌木的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同时,拟合灌木层混合生物量模型,其整株生物量模型为W=35.4+4.19×10-2(DH)+2.03×10-3(DH)2+1.08×10-6(DH)3(R=0.921,SEE=0.921)。  相似文献   
94.
沙冬青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根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冬青是西北荒漠地区珍稀常绿阔叶灌木.该文在其分布区内,综合土壤、水分条件,选定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磴口县、内蒙古乌拉特后旗4个地区作为调查样区,研究了沙冬青植物群落和沙冬青根瘤的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植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因水分、土壤类型及地形差异,不同样区内沙冬青群落成分、结构有一定变化,水分是沙冬青植物群落的决定性生态因子;沙冬青根瘤的最佳采集时间是在结果期之前,根瘤的外部形态呈现多样性,不同样区根瘤的着生部位有差异;水分是根瘤菌侵染沙冬青根系并形成根瘤的主要限制因子;沙冬青群落其他豆科植物的根瘤与沙冬青根瘤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95.
模拟干旱和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硬实特性和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1~5 d内每天吸胀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T2,T3,T4和T5,与第5 d仍未吸胀的硬实种子(记作Tr)作为试材对其硬实特性和抗逆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沙冬青种子栽培驯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不同处理对种子的硬实破除效果表明,80℃热水浸泡种子可达到最佳破除效果。通过测定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不同硬实程度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表明在相同逆境条件下,随硬实程度的加深,除极个别外,各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一定胁迫强度下硬实种子萌发幼苗的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萌发幼苗(P<0.01),因此,硬实种子比非硬实种子有较强的保护酶调节系统。硬实程度越高,耐旱和耐盐能力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6.
对石质山坡天然沙冬青的群落特征、种群密度、株高、冠幅、分枝数、新稍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的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有着明显差异;石质山坡沙冬青种群长势顶部优于其他部位,阳坡面优于阴坡面;天然沙冬青种群在阳坡和阴坡顶部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阴坡中部和底部呈现集群分布;阳坡面和阴坡面沙冬青种群主要为幼树,属稳定性种群,尚未出现严重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97.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沙冬青脱水素的功能,根据沙冬青cDNA文库中脱水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进行了脱水素基因的扩增,扩增产物与载体pG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克隆的阳性重组子经测序鉴定其片段大小与已知沙冬青cDNA文库中脱水素基因大小一致,为760 bp,说明此序列无内含子.将成功克隆的阳性重组子提取质粒与pCAMBIA3301质粒同样进行酶切反应,再以T4DNA连接酶连接,成功构建了脱水素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的抗逆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抗旱植物沙冬青对植物激素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冬青为材料,选用茎尖、茎段、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主要研究植物激素6-BA、KT在芽分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茎尖和茎段在含1mg/L和2mg/L 6-BA的培养基上,形成了玻璃化的丛芽而死亡,在含低浓度6-BA(0.5mg/L,0.1mg/L,0mg/L)的培养基上,能够产生一定比例、无玻璃化生长正常的芽,以6-BA含量为0.5 mg/L分化的芽率较高。在子叶和下胚轴的分化过程中,0.5 mg/L的6-BA,能够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频率,作用较KT明显,相反0.5 mg/L KT提高了下胚轴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99.
[目的]从Genbank数据库中选择与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亲缘关系最近的同属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抗冻蛋白(AFP)基因AY590122、AY843521、AY843522的mRNA序列,设计扩增新疆沙冬青AFP基因保守区引物.[方法]以新疆沙冬青为研究材料,提取其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新疆沙冬青AFP基因的保守区域.[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新疆沙冬青与蒙古沙冬青的保守区域同源性达98.15;.[结论]得到新疆沙冬青的抗冻蛋白的保守区域.  相似文献   
100.
胡单  杨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61-14563,14585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对冬青稞幼苗光合色素、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为西藏河谷农业区青稞苗期抗旱及壮苗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冬青稞果洛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施氮(0、90、180和360 kg/hm2,以纯氮用量计)处理下其幼苗期的光合色素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研究了其氮素调控效应。[结果]在测定期间,叶片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氮肥对叶片的光合色素、生物量和产量有一定的调控效应,3月14日Car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Chl、Chla、Chlb规律不明显;3月14日以后Chl、Chla、Chlb、Car含量和生物量(含3月14日)以及籽粒单产和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并均以180 kg/hm2氮处理最大。[结论]在冬春干旱的林芝地区,适宜的施氮量(180 kg/hm2)改善了青稞的光合色素性状,提高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培育壮苗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