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81.
针对北美冬青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总结分析,归纳了北美冬青在我国适宜生长的地区、其对应的养护手段、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相关病虫害防治手段,指出了目前我国北美冬青商品化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并对北美冬青花卉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82.
对初步筛选3株沙冬青优树和2株备选优树。采用GFS - 3000 光合仪(Heinz WalzGmbH公司,德国) 测定优株F1代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Gi)等光合参数,分析优株F1代之间光合生理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3.
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是中国近年来从欧洲新引进的一种观果树种,具有叶落后果实鲜艳且挂果期长的优点,是一种新兴的切枝观赏和景观美化植物,在园林景观、家庭园艺以及切枝观赏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开发北美冬青的优良特性及开发选育北美冬青新品种,本文对北美冬青的生理生化特性、国内外栽培研究现状、以及栽培繁殖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对北美冬青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 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 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 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87.
孑遗植物沙冬青是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唯一强旱生常绿阔叶灌木。古菌是组成土壤微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植物的生长、生产力、适应性、多样性及健康状况。研究与沙冬青根部共存数千万年的土壤古菌群落,对科学保护沙冬青,乃至维持脆弱的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特殊意义。本试验采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以裸地土为对照,分析比较沙冬青根际土、非根际土中古菌多样性及群落物种组成,旨在探明沙冬青根部土壤古菌群落在不同土壤区室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裸地土和非根际土相比,沙冬青根际土中营养元素含量增高;非根际土古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根际土和裸地土;奇古菌门亚硝化球菌纲亚硝化球菌科是沙冬青根部土壤优势类群,亚硝化球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_Nitrososphaeraceae)越靠近根际其相对丰度越高,亚硝化球菌科未定属(norank_f__Nitrososphaeraceae)和暂定亚硝化球菌属(Candidatus_Nitrososphaera)却越靠近根际其相对丰度越低。此外,根际土古菌全部来自非根际土,而非根...  相似文献   
88.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冬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光谱能量分布对冬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结果表明:红光LED处理下试管苗的干样质量、生根率、根冠比和根长指标最高;而蓝光LED处理下则最低。绿光LED有利于叶片质量增加。单色红光LED导致试管苗徒长,根系活力和移栽成活率最低,最高值出现在复合光质LED组合中。与荧光灯相比,在能效、干样质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SOD和CAT抗氧化酶活性指标上,复合光质LED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培育壮苗并、提高移栽成活率并降低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89.
以4种冬青属植物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蔗糖、H3BO3和CaCl2组成的液体培养基对冬青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4种冬青花粉离体培养的培养基,同时探讨了4℃和-20℃贮藏条件对冬青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梗冬青、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0%,大别山冬青为5%,短梗冬青、全缘冬青适宜的H3BO3浓度为0.002%,大别山冬青和大叶冬青为0.006%,CaCl2促进大叶冬青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但抑制其他3种冬青。2)在4℃和-20℃贮藏条件下,4种冬青花粉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短梗冬青和大别山冬青在-20℃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于4℃;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花粉贮藏前期萌发率在4℃条件下高于-20℃,贮藏后期在-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萌发率下降趋势较4℃缓慢。3)花粉管长度在2种贮藏条件下随时间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短梗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增减幅度明显,但在-20℃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在贮藏56 d无差异变化;全缘冬青、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花粉管在2种贮藏条件下先增后减趋势一致,但-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管长度减短趋势较4℃缓慢。4)4种冬青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综合得出,冬青花粉活力个体差异显著;4℃适合冬青花粉短时间贮藏,-20℃更适于冬青花粉的长时间贮藏;根据花期和花粉生活力丧失速度的差异,短梗冬青和全缘冬青适合作为冬青属种间杂交的父本,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适合做母本。  相似文献   
90.
‘大别山冬青1号’是从大别山冬青(Ilex dabieshanensis)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片亮绿色具光泽,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具4 ~ 8对刺齿;花黄绿色,花期在3—4月;果球形,成熟时呈鲜红色,挂果期10月至次年2月。抗寒性强,耐盐碱性好,生长旺盛,扦插易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