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红桦颂     
前不久,我调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看到了桦树林,看到了国家4A级吐鲁沟森林公园里的红桦树。据介绍,这里的桦树比较多,有白桦、红桦、紫桦等。但红桦比较少,具有原始天然性,十分珍贵。红桦因皮红而得名。有人说,它的老祖宗并非红色,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猛然见到了众多游客,像小姑娘的脸一样羞红了。也有人说,它不耐冻,一冻就红了。无论怎么说,反正是红了,红的可爱。微风吹动,沙沙作响,宛若穿着红裙的少女,轻盈起舞,婀娜多姿。红桦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至2300米之间,它的躯干虽树杈多冠较大,却也傲然挺拔,伟岸耸立。任凭狂风暴雨,大雪压顶,从不低下高昂的头。  相似文献   
32.
根据不同天然群落红桦样地调查资料,选择红桦天然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标准地调查,在立地相对一致的条件下选取49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成年大树,伐倒进行树干解析,测量红桦的胸径、树高,推算不同龄级红桦的胸径、材积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并由此推导其胸径和材积生长的成熟年龄分别为第65年和95年。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关山林区红桦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3.
<正>走进秦岭,人们可能会被一种树冠红润、高大挺拔的阔叶乔木所吸引,它就是红桦红桦树皮光滑,年幼时呈灰黄褐色,老时渐成棕红色或红色,常呈片状剥落,朝阳或夕照下的红桦林色彩像火一般热烈。红桦是桦木科桦木属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植物。在秦岭,红桦林是植被垂直带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落叶阔  相似文献   
34.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综述,本文全面描述了黄土高原红桦林分布范围、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生长状况。用生物学、生态学、演替学的理论分析了黄土高原红桦林在区域植被带谱中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奇特特征,进一步解读了为什么喜光、喜温凉、不耐庇荫的强阳性树种红桦承担强耐荫性树种云冷杉的角色——亚顶极树种占据顶极树种的地理位置或取代其功能而独立成带的主要原因,即红桦自身特性、环境特点和反复干扰。  相似文献   
35.
通常,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注意力都集中在树木的叶色、株形上。其实当我们在林荫道行走或坐在大树下小憩时,离我们最近的是大树的茎干。只要仔细端详,你就会发现树干其实挺美的。就让我们来发掘并欣赏一下美丽的树干罢。笔者近年来发现了三种茎干为红色系的树木,供园林设计师及苗木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36.
<正>红桦又名红皮桦、纸皮桦、鳞皮桦,属桦木属桦木科,落叶乔木,主要生长在中国西部的大森林中,山西、甘肃、陕西、河南、河北、湖北、云南及四川等均有分布。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小陇山、白龙  相似文献   
37.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又名纸皮桦,为桦木科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0m,胸围60~80cm,树形端直;树皮桔红色,有光泽,小枝无毛,紫褐色,具脂点,幼时生长快,树皮有横纹(象许多薄纸合成),易剥落。叶片卵状或椭圆形卵状,长5~10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重锯齿。果序长3—3.5cm,果翅膜质,一般生长在海拔1900m以上.喜阴树种,耐寒,适应褐色土壤。  相似文献   
38.
该林区的桦木次生林主要有红桦和牛皮桦两个群系,桦叶英—红桦林、箭竹—红桦林、迎红杜鹃—牛皮桦林、箭竹—牛皮桦林等4个群丛组。红桦次生林种类结构不稳定,巴山冷杉是进展种群,红桦通过林窗更新维持其种群的连续性,演替趋向为针阔叶混交林。牛皮桦林的种类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9.
红桦树水源涵养功能强大,树势优美、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材质坚韧,是快速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林营造优先选择的优良乡土树种,介绍了红桦育苗和造林技术,以此倡导在林业建设中大力发展红桦育苗产业,在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积极推广红桦造林。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弱光环境对林下红桦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进行了30±2.5遮荫处理,并对7月份川西亚高山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幼苗光合以及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红桦幼苗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羧化效率(CE)均上升;对照和遮荫条件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分别为0.203和0.177 μmol·mL-1·min-1.遮荫处理的ψPSⅡ、Fv/Fm的日变化比较平稳而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其Fo、ψPSⅡ、Fv/Fm值均高于对照.这些现象表明,川西亚高山地区夏季的强光环境对红桦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对林下的幼苗光合与生长却是有利的.红桦幼苗是该地区暗针叶林演替初期的先锋树种和林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树种,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林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