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1576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254篇
  732篇
综合类   2868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2364篇
园艺   219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山东省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管委会东汶村荆汶小流域营造的6种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不同混交林的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理化性质、渗透速率、水文效应,研究不同针阔混交林的蓄水效应。  相似文献   
102.
禾草内生真菌通过影响植物地上部分分解和根系分泌物来影响宿主植物生境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然而,很少有详细的数据表明Epichlo?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生境土壤的影响主要是由内生真菌介导的植物地上部分分解还是根系代谢引起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田间管理措施(植物刈割返田、刈割移除和自然生长),在刈割和返田3次后测定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侵染(E-)样地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增加了植物刈割返田后E+样地土壤中有机碳、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显著增加了宿主植物自然生长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2)内生真菌显著增加了植物刈割返田后和植物自然生长土壤中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而Beta多样性在3种处理下都有显著差异;3)内生真菌和管理措施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也可以通过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有机碳、碳氮比和硝态氮)间接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综上所述,Epichlo?内生真菌介导的植物地上部分分解和根系代谢均会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产生影响,其中内生真菌介导的地上部分分解的作用强于根系代谢。  相似文献   
103.
进行田间试验观测,研究凹凸棒有机肥对葡萄树体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了凹凸棒有机肥的树体生长势良好,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力,叶片色泽深,叶绿素含量较未施用该有机肥对照高5个百分点,树势旺但不易徒长,秋季枝条木质化程度高。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增加1.3个百分点,单粒重增加4.16 g。  相似文献   
104.
以多元醇为液化剂(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浓硫酸为催化剂,对沙柳木粉进行液化试验。将所得的液化产物多次清洗得到不溶液化残渣,应用FTIR、XRD和SEM对液化残渣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沙柳木粉液化反应分为木粉分解阶段和液化产物缩聚两个阶段;反应30 min后得到的残渣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大致相同。XRD分析表明,残渣中含有大量的Si O2,木粉液化时非结晶区首先被破坏而降解,残渣的结晶度升高;反应后期结晶区发生降解,残渣结晶度略有下降。SEM图像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残渣由纤维状变为尺寸更小的连在一起的块状堆积物。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苏木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组成,选择林龄48 a生的苏木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不同林分密度林内枯落物。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落物储量为10.71~19.54 t·hm~(-2),其中半分解层储量为5.90~11.92 t·hm~(-2),未分解层储量为4.81~7.63 t·hm~(-2)。(2)各林分密度枯落物储量为1 800株·hm~(-2)900株·hm~(-2)500株·hm~(-2)1 100株·hm~(-2)。枯落物厚度为2.40~4.72 cm,其中半分解层厚度为0.67~1.80 cm,未分解层厚度为1.73~2.92 cm。(3)各林分密度枯落物含水率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小于半分解层,枯落物含水率为林分密度500株·hm~(-2)1 800株·hm~(-2)900株·hm~(-2)1 100株·hm~(-2)。  相似文献   
10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2类动物疫病。奶牛是布氏菌杆病的易感动物布氏杆菌主要损害奶牛生殖系统,造成奶牛流产、不孕及乳房炎等症状,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本病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洮南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7.
酵母是人类应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物,其活性酵母因作为益生菌在畜禽动物上的应用已很广泛。而酵母菌体本身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分和B族维生素等,以及酶、辅酶、核糖核酸、甾醇和一些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作为常规蛋白饲料原料在畜禽水产动物饲料中也应用比较广泛。而作为蛋白原料的酵母没有酶解破壁,其营养物质受到外层细胞壁的限制而使其应用效果达不到酵母应有的功效。酵母酶解物是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经过酶解破壁,将其营养物质充分释放,各种营养物质得到充分释放而使酵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酵母酶解物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其具有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补充应激情况下核酸的合成不足、修复因应激反应导致的肠道粘膜损伤、提高仔猪免疫力和促进仔猪日增重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犊牛腹泻是当前牛多发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养牛生产,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由于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粪便呈稀汤或水样,很快脱水、酸中毒,死亡较快。  相似文献   
109.
药物预防是为了控制某些疾病而在畜群的饲料、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的药物进行集体的化学预防,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动物不受疾病的危害,这是预防和控制家畜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畜禽疾病多以混合式感染出现,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全溶体系的毛竹竹材木质素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  方法  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结果  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硝基苯氧化、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表明:分离得到的竹材RCEL为GSH型木质素,缩合程度略高于纤维素酶解木质素(CEL),其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较高,达50%,分离过程中结构单元比例没有变化。从分子量及其分布来看,竹材RCEL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较高,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较少。经X射线衍射分析,经LiCl/DMSO体系溶胀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下降。RCEL木质素热失重温度为200~600℃,600℃后失重趋于稳定,木质素缩合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热解特性。  结论  基于LiCl/DMSO溶剂体系的分离方法,对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碳水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变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构,降低结晶度,从而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提高酶解效率,有利于高效分离CEL。与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的球磨木质素(MWL)、CEL相比,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后得到的竹材RCEL,能较好地代表竹材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