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7篇
  18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了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确立的社会背景、历史功绩、当代社会环境变化和时代责任,并探讨了推进“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各种措施。同时,采用系统理论,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两个方面研究了“大别山道路”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2.
介绍大别山茶区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包括苗圃建立、扦插、扦插后管理、茶苗出圃等方面内容,以为茶树短穗扦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通过样方调查、TWINSPAN分类与DCA排序及生态位分析,以物种重要值为分类排序与生态位计测的数据指标,研究湖北省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优势木本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D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E落叶阔叶林和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DCA排序图中反映了植被由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格局变化。在针叶林Ⅰ、Ⅱ中,马尾松与黄山松生态位宽度较大,在针阔混交林Ⅰ、Ⅱ中,松类与栎类等都占据较大生态位,阔叶林阶段占据优势的木本种类更多,不同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随着演替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多数广生态位物种间的生态位竞争。对于大多数演替阶段群落中的物种间的关系,以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物种生活特性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一)活拔羽绒的好处利用活拔羽绒技术,可以从鹅身上反复多次拔取羽绒,羽绒产量成倍增加。如成年公鹅常年可拔羽绒7~8次,共产羽绒0.6~l千克。活拔的羽绒纯净柔软,蓬松度高,色泽一致,不含杂质,尤其适合加工高级羽绒制品。(二)活拔羽绒鹅的选择1.中型鹅种如皖西白鹅、四川白鹅、浙东白鹅等,这些品种体型较大,产鹅绒量多,拔羽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5.
1概况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京九铁路中段,版图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40万,下辖两市两区七县。黄冈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素有“两湖粮仓”之誉,是湖北省三大粮棉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湖北的“米袋子”、武汉的“菜篮子”。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5%,常年总需种量2750万kg,年供种量近1100万kg。黄冈市辖区内地理条件复杂,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沿江为冲积平原,中部丘陵岗地,北部大别山区,种植模式极为复杂,仅水稻就有早中晚稻、再生稻、一季晚等,从3月20日到6月25日都有农户播种,播种期较长,本地种植结构多样化,种植模式复杂。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皖西白鹅使用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和生产性能的变化,随机采集1200份血样,开展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并对种鹅生产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94.3%,免疫后的鹅群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都比免疫前好.  相似文献   
87.
总结了皖西白茶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茶园建设、茶苗移栽、茶园定植、土壤管理、茶树修剪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皖西白茶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金寨县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金寨县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金寨县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90.
河南省地缘辽阔,片区贫困人口众多,基于传统的地区综合发展模式,相较于其它地区而言贫困程度较深,尤其以大别山地区最为突出,其所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辐射面大,对于河南省整体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于大别山地区贫困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地区发展困境,理清其发展思路,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实现地区各领域的振兴与发展,为摆脱贫困落后局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