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7篇
  18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鹅副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由鹅副黏病毒引起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大面积暴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42.
大别山山核桃组培中防褐变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章铁  汪莹 《经济林研究》2005,23(1):21-23,49
以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其分化生长过程中的揭化现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表明:采用不同树龄及不同部位的茎尖,对揭变现象有着明显的不同影响;为抑制揭变及保证茎尖正常分化生长,先将茎尖接种于1/2MS 2g活性炭的培养基中.置于5℃冰箱中暗培养7d后取出,再转接于DKW 6-BA(1.0mg/L) IAA(0.01mg/L) 5mL 20%硫带硫酸钠的培养基中,置于25℃室内光照环境下培养,每隔3~5d转换1次培养基,能有效地抑制褐变,确保核桃茎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正常分化生长。  相似文献   
43.
大别山五针松,是上世纪50年代在安徽大别山区腹地首次被发现的松属(Pinus)新种.这种松叶五针一束的松树,在长江中下游北岸已极为稀少,难得一见.科学鉴定大别山五针松随即成为安徽林学界的一项重要科学研究成果.从树种发现到标本采集、送样鉴定,直到正式命名的整个过程,几经反复核实、比较及研究,以严谨的科学论证,将一个深山野生、不为人知的"奇异松树",最终确定为松属中重要的新物种.同时,这也受到生物学、林学、植物分类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4.
大别山五针松嫁接繁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五针松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为保存和发展这一树种,采用短穗砧顶劈接繁殖效果很好,成活率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45.
对大别山山核桃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生长状况、立地条件、经济性状等作了全面调查研究,认为大别山山核桃县具有果大、壳薄、出仁率高、营养丰富、产量高、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山核桃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46.
早园竹,及淡竹、水竹、桂竹、高节竹等其他小型竹,在皖西大别山区统称之为“元竹”,其在大别山区栽培经营时间悠久。六安市裕安区是江北“元竹”分布最广的县区之一,全区现有8万多亩,年产竹材近2万吨。1999~2005年,该区“元竹”开花由石婆店、独山镇开始,逐步蔓延到西河口、狮  相似文献   
47.
龙琳 《安徽林业》2006,(2):16-16
三月的大别山,万木复苏,百花盛开。在岳西县天堂镇的一片板栗地里,100多人聚集在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大课正在这里开讲。“要选择芽子饱满的接穗,在接穗平直的一面由上往下削,削口要平,然后在削面的反面拉开树皮……”讲课的是省林业厅科技中心的专家,他一边举着板栗接穗讲解“板栗皮内插骨嫁接”的方法,一边做着示范。周围站了密密的农民。“把你刚才讲的嫁接方法再讲一遍。”“请你再做一遍示范给我们看”……站在后面的人因听不清或看不明,不停地提出这样的要求。于是,专家再次讲解、示范。这是3月24至25日安徽省林业厅在太湖县、岳…  相似文献   
48.
以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样地死亡个体为研究对象,从群落发育、个体大小、物种多度和萌枝等方面分析了树种的死亡原因。结果表明,在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中死亡个体的数目相对较多,死亡木以小径级为主,胸径5 cm以下的死亡木占死亡树木总数的30%以上;死亡树种的多度与其活立木多度呈正相关(P0.05);3个样地中萌枝死亡的个体分别占41.7%、66.0%和60.0%。本研究表明竞争是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研究应在更大多尺度上进一步探讨树木的死亡机制。  相似文献   
49.
日粮赖氨酸水平对皖西白鹅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志玲 《畜禽业》2004,(1):16-17
在日粮主要营养成份达标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赖氨酸水平0.49%、0.64%、0.79%,探讨其对皖西白鹅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赖氨酸水平影响产蛋量P<0.05,而不影响其它的繁殖力指标P>0.05;20.64%的赖氨酸水平最能体现皖西白鹅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1)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2)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3)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