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97篇
  免费   2982篇
  国内免费   3951篇
林业   10997篇
农学   6915篇
基础科学   2361篇
  4736篇
综合类   52569篇
农作物   5124篇
水产渔业   7510篇
畜牧兽医   24248篇
园艺   12067篇
植物保护   2403篇
  2024年   834篇
  2023年   2977篇
  2022年   2860篇
  2021年   3105篇
  2020年   2778篇
  2019年   3690篇
  2018年   1812篇
  2017年   2992篇
  2016年   3270篇
  2015年   3431篇
  2014年   5904篇
  2013年   6185篇
  2012年   7922篇
  2011年   7717篇
  2010年   6689篇
  2009年   6861篇
  2008年   7664篇
  2007年   6484篇
  2006年   5644篇
  2005年   6010篇
  2004年   5812篇
  2003年   5703篇
  2002年   4466篇
  2001年   3804篇
  2000年   2466篇
  1999年   1446篇
  1998年   1344篇
  1997年   1154篇
  1996年   1217篇
  1995年   1038篇
  1994年   931篇
  1993年   924篇
  1992年   687篇
  1991年   745篇
  1990年   633篇
  1989年   509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36篇
  1975年   23篇
  1974年   25篇
  1965年   51篇
  1957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养殖密度探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水质情况的影响。实验选择同一批标粗到一定规格的健康凡纳滨对虾[体长(4.80±0.25) cm,体质量(0.98±0.16)g],分成5个密度梯度组放养到养殖池中,进行为期45 d的养殖。结果表明:80~610尾/m~3范围内,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对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氮可以控制在警戒浓度(0.2 mg/L)附近波动,为凡纳滨对虾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证养殖存活率,另外该系统下适当的排污可以避免高密度养殖下硝酸盐氮积累太快;80~610尾/m~3时存活率随密度升高而下降,但产量随密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2.
53.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光质(红蓝光比例为4∶1、1∶2和全红光、全蓝光)和外源锌浓度(0、0.5、1.0 mg·L-1 ZnSO4·7H2O),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锌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植物工厂在不同光质下施加外源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高比例红光会促进生菜生物量、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积累,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以红蓝光比例为4∶1的光质处理效果最好;高比例蓝光会促进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中以全蓝光处理效果最好,但全蓝光处理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光质与Zn的互作效果看,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外源Zn起调节作用.综合考虑,红蓝光比例为4∶1光质下根施0.5 mg·L-1 ZnSO4·7H2O处理对生菜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改善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54.
中国荔枝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首位,单产近年增加快但仍有较大提升潜力。相较于其产业规模,进出口贸易规模很小,且呈现净进口。2019年荔枝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区域减产差异较大;产量因灾大幅下滑,价格水平达历史峰值;荔枝示范园示范效应凸现,抗风险能力显著;荔枝出口同比略减,进口小幅增加;荔枝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模式多样化。针对荔枝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比较收益下降、荔枝加工业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和冷链流通成本高企阻碍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利用芮城国家一般站1960-2017年58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物候数据,研究分析58年芮城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对苹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芮城县1960-2017年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除4月份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月份为下降趋势,四季中春季为上升趋势,其余为下降趋势,其中夏季下降最明显,其次是冬季;日照时数与苹果开花盛期呈负相关,即日照时数多,苹果花期提前,2-3月日照时数是影响芮城县苹果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6.
王雷 《种子科技》2021,(1):9-10
玉米是甘肃省临洮县第二大粮食作物,适应范围比较广,特别是在临洮县玉井、洮阳、龙门、新添、太石、中铺、红旗、峡口、上营等半干旱地区乡镇种植面积比较大,年平均种植面积在2万hm2以上;而通常情况下水分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较大,在这些半干旱地区,合适的施肥配比能够增强旱作玉米的抗旱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氮磷钾配比进行研究发现,当尿素410 kg/hm2、磷酸二铵209 kg/hm2、钾肥为180 kg/hm2时,对玉米的生长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平均产量达到11895.4 kg/hm2,适合在这类典型的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8.
2017年6—8月长沙县不同深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17年6—8月长沙县40、80、160、320 cm深层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站点深层地温夏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日中,40 cm地温波动变化较大,其次是160 cm和320 cm地温,80 cm地温基本稳定少变,出现变化均在白天,各层变化时段略有差异;6—8月深层地温从40 cm至32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下降幅度以160 cm至320 cm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乔木树种的抗灾能力和景观效果,研究了重度修剪对青杨、榆树、旱柳、暴马丁香、白蜡和国槐发枝能力、树干生长、抗灾能力和景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修剪促进枝条萌发和树干加粗生长、降低受灾率、树高和冠幅,改观树形。不同树种重度修剪后枝条数和胸径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65.21%~380.24%和12.59%~14.62%,受灾率、树高和冠幅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203.71%~604.29%、14.29%~39.93%和33.27%~66.12%,树形由纺锤形或开心形变为球形,提高了观赏性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0.
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统计分析土壤氮、碱解氮、磷、有效磷、氧化钾、速效钾等的含量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加以研究,最终开展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氮和碱解氮在研究区内以丰富为主,且两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高达0.85,可能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磷及有效磷在区内主要表现为较缺乏-缺乏,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人为活动有关;氧化钾在区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较丰富-中等-较缺乏3种,呈正态分布,孤峰河两侧分布差异明显,速效钾在区内零星分布,特征不明显;区内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以三级(中等)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