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65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林业   10731篇
农学   1163篇
基础科学   749篇
  3832篇
综合类   12003篇
农作物   762篇
水产渔业   584篇
畜牧兽医   4531篇
园艺   1879篇
植物保护   1044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33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874篇
  2019年   1056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1077篇
  2015年   1183篇
  2014年   1842篇
  2013年   1912篇
  2012年   2359篇
  2011年   2291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2101篇
  2008年   2408篇
  2007年   1864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556篇
  2004年   1624篇
  2003年   1510篇
  2002年   966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青海湖地区植物中常最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湖地区各类植被中采集的46种主要植物样品,进行6种常量营养元素的分析测试,得到了区内主要植物常量营养元素的一些特征。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草原建设、畜牧业发展等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2.
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辣椒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其在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辣椒雄性不育在杂优利用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第四纪植被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麟 《山地研究》1996,14(4):239-243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呈多顶极分布的格局。稀树灌草丛是一具次生性的河谷气候顶极群落,但在发生上也有一定的古老性。扭黄茅+车桑子群落是在现代自然-人为因素强烈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亚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黄土低山丘陵及坨甸草原区248个风蚀图斑资料的分析,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对此地区的风蚀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垫面各因素与风蚀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风蚀的主导因素,并系统阐述了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对风蚀量大小的影响,且与水蚀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5.
96.
97.
沙棘自然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重分类法,将山西省的沙棘分为7大自然类型,即黄果型、红果型、圆果型、扁果型、大果型、小果型、一般型。又依产果量、果密度、果柄长、刺长4个重要经济指标,用 Q 聚类法划分亚类,共划分28个亚类。运用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类型,既易野外识别又可表明其经济利用价值和品种改良的前景,既能反映进化上的特点与遗传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8.
山葡萄栽培气候生态适宜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
广东野生蕉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曾惜冰  李丰年 《园艺学报》1989,16(2):95-100
经1980-1987年对广东省北纬18°13′-25°30′范围内9个地区,25个县市,近二百个点进行野生蕉调查发现,广东野生蕉广泛分布于所调查的热带、亚热带县市。其中,琼中百花岭有连片约35公顷的野生蕉。广东野生蕉主要生长在向阳、湿度大的生态环境中,植被构成简单。海拔高度从几十米至一千七百米均有分布。 按Simmonds的分类法鉴定,广东野生蕉属Musa acuminate×Musa bal-bisiana,它不同于另一种少量分布的野蕉M.balbisiana以及云南的小果野蕉M.acuminata。广东野生蕉类型繁多,按果实和花蕾颜色,可分为五个基本类型:青果红蕾、青果绿蕾、青果黄蕾、红果红蕾、黄红果红蕾。 广东野生蕉的染色体数2n=22,有两号样本的染色体臂比例略有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7-8条,和其它野生蕉及栽培蕉类不同。本文讨论了广东野生蕉和各种栽培蕉类的亲缘关系。 利用野蕉M.balbisiana作父本与大蕉进行杂交,获得了四倍体。  相似文献   
100.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2003年建立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2004年竣工并验收合格,博物馆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全方位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2005年1~10月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11 488人次,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对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建设与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